[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5909.1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0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伟;王威贤;吴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聚集 诱导 发光 增强 机制 提高 dna 保护 纳米 性能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机制来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滴加牛血清蛋白BSA母液,边滴加边搅拌使混合均匀,从而使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得到增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机制来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1.0×10-6mol/L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磷酸缓冲溶液中,滴加牛血清蛋白BSA母液,边滴加边搅拌使混合均匀,反应3~8min,从而使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得到增强;随着牛血清蛋白BSA浓度的增加,其发光位置逐渐从555nm蓝移至522nm;在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磷酸缓冲溶液中,BSA的终浓度为10×10-6~140×10-6mol/L。
3.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机制来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磷酸缓冲溶液中,滴加牛血清蛋白BSA母液,边滴加边搅拌使混合均匀,再滴加胰蛋白酶母液,从而使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得到增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机制来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1.0×10-6mol/L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磷酸缓冲溶液中,滴加牛血清蛋白BSA母液,边滴加边搅拌使混合均匀,反应3~8min后,再滴加胰蛋白酶母液,反应15~30min,从而使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荧光强度得到增强;在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的磷酸缓冲溶液中,BSA的终浓度为10×10-6~140×10-6mol/L,胰蛋白酶的终浓度为5~400ng/μL。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机制来提高双链DNA保护的银纳米簇发光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BSA的终浓度为30×10-6~50×10-6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90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除尘塔
- 下一篇:一种酸性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