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调理人体机能紊乱的中药药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5450.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郭桐至;吴曙粤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明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K9/00;A61P1/00;A61P1/04;A61P1/06;A61P25/20;A61P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214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调理 人体 机能 紊乱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调理人体机能紊乱的中药药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预防或缓解胃寒、脾湿、浅表性胃炎引起的症状的中药药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文明和生活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人类的饮食习惯、生活作息及心理活动等与古人已大相径庭。近几年慢性浅表性胃炎在我国居民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在胃镜检查中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平均发病年龄在35-61岁,女性多见[张声生,牧童等慢性浅表性胃炎证候分布的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J),2007,22(1):18-20.]。发病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且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诱发因素无处不在,长期、大量饮酒和吸烟,饮食不节,浓茶、辣椒和咖啡、药物损害等都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若不及时治疗或不注意生活习惯,已进展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甚至导致胃癌发生,浅表性胃炎的防治务必引起重视。
浅表性胃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且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上腹部隐痛多见,其次为饱胀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中医认为浅表性胃炎属“胃脘痛”、“痞满”、“胃痞”等症范畴,该病多因外感寒邪、饮食失节,或内伤劳倦,情志不畅等,以致脾胃损伤,肝气犯胃而引起。根据病因病机,可将其分为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虚痰湿证、脾胃湿热证等,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肝胃不和为浅表性胃炎多见,不同证候出现症状不同,肝胃不和证常见呃逆嗳气、烦躁易怒、四肢倦怠、泛酸、口干口渴;脾胃虚弱证常见胃脘隐痛、四肢倦怠、大便稀或溏、食欲减退;脾胃湿热证常见大便稀或溏,呃逆嗳气、失眠多梦、胃脘隐痛[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临床上治疗主要以中药汤剂和西药为主,穴位贴敷、温和灸、针刀、推拿也能改善临床症状。但中药汤剂味苦,量大,服用、携带不方便,易发霉、发酵不能久贮,且使病人依从性较差;穴位敷贴操作简便,但贴膏有一定的刺激性,敷贴处易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温和灸、针刀、推拿操作专业性强,且治疗费用较高,常加重病人经济负担。防治浅表性胃炎除了改善生活和饮食习惯外,中医传统的芳香疗法亦有所帮助。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香味可通过口、鼻、毛孔进入人体,从而影响脏腑功能,亦调和气血。而从现代药理的角度,闻香时,气味分子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调节人体的神经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不打针、不口服药、不手术,既方便又经济地提供一种能治愈胃寒、脾湿、浅表性胃炎、因胃部引起的失眠等症的中药,通过大量的实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调理人体机能紊乱的中药药香,中药药香的活性药物原料由核桃衣、红枣、砂仁、玉米须、酸枣仁、高良姜、桂皮、花生衣、生地黄、茯苓组成。
本发明配方中主所用原料的药性药理分析如下:
1、核桃衣:又名青龙皮,治胃、腹痛,水痢,痈肿疮毒。
2、红枣:味甘、性温,能补中益气、养血生津,用于治疗“脾虚弱、食少便溏、气血亏虚。
3、砂仁:主治脾胃气滞,宿食不消,腹痛痞胀,噎膈呕吐,寒泻冷痢。
4、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膀胱、肝、胆经。
5、酸枣仁:性甘、酸,平。入肝、胆、心经。补肝,宁心,敛汗,生津。
6、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7、桂皮:入心、肝、脾、肾四经。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
8、花生衣:甘、涩,平。止血、散瘀、消肿。用于血友病、类血友病,原发性及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病出血症,术后出血,癌肿出血,胃、肠、肺、子宫等出血。
9、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10、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性药物原料的重量之比为:核桃衣:红枣:砂仁:玉米须:酸枣仁:高良姜:桂皮:花生衣:生地黄:茯苓=1~4:1~4:6~12:2~6:4~9:7~12:2~5:4~8:3~6:1~4。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活性药物原料的重量之比为:核桃衣:红枣:砂仁:玉米须:酸枣仁:高良姜:桂皮:花生衣:生地黄:茯苓=2:2:8:3:5:10:3:4:3: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明,未经周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癌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梯度组织工程支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