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密度电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35384.1 | 申请日: | 2017-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3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杰拉德;张何;张晓晨;李静;赵伟铎;施博闻;王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1/14 | 分类号: | H02K1/14;H02K3/20;H02K3/28;H02K9/2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余钱 |
| 地址: | 315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密度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机,它包括机壳、转子和定子;定子铁心包括若干个第一区段和若干个第二区段,每个第一区段均包括若干个第一定子齿部,每个第二区段均包括定子轭部和若干个第二定子齿部,第一定子齿部和第二定子齿部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第一定子齿部和第二定子齿部均沿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重合;定子铁心上具有若干个定子槽,每个定子槽的槽底部均设置有一导热板,每个导热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均设置有一导热环,每个导热环的外周沿均与机壳的内壁接触,每个导热环的内周沿均与每个导热板接触,导热板、导热齿和导热环均由导热材料制成。本发明散热效果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功率密度电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代交通、高端制造装备、航空航天、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先进家用电器领域中,对相关驱动系统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而部分高端设备对高性能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则要求具有高功率密度以及强容错的特性。对于高功率密度和超高功率密度电机,其运行接近散热和机械强度的极限,如何在提高电机功率密度的同时保障系统的热稳定和容错能力成为高性能电机设计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高功率密度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高功率密度电机,它包括机壳、转子和定子;
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定子铁心包括若干个第一区段和若干个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沿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间隔分布,每个第一区段均包括若干个围绕定子铁心的轴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定子齿部,每个第二区段均包括定子轭部和若干个围绕定子铁心的轴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定子齿部,第一定子齿部和第二定子齿部一一对应设置,相对应的第一定子齿部和第二定子齿部均沿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重合;
定子铁心上具有若干个定子槽,每个定子槽的槽底部均设置有一导热板,每个导热板均沿定子铁心的轴线方向延伸,每个导热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导热齿,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之间均设置有一导热环,每个导热环的外周沿均与机壳的内壁接触,每个导热环的内周沿均与每个导热板接触,导热板、导热齿和导热环均由导热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绕组包括主绕组和辅助绕组,主绕组为集中式绕组,主绕组环绕在第一定子齿部和第二定子齿部上,辅助绕组为分布式绕组,辅助绕组环绕在导热齿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子铁心的第一区段的轴向长度远小于第二区段的轴向长度。
作为优选,每个导热板上的若干个导热齿均设置为多个齿排,多个齿排均沿导热板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个齿排中的导热齿均沿导热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壳内设置有水冷通道。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本发明的电机,由于在定子槽内设置有导热板,导热板上设置有导热齿,导热环的外周沿与机壳的内壁接触,导热环的内周沿与每个导热板接触,这样,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可以依次通过导热齿、导热板进行轴向传导,且导热板上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环进行径向传导,这样,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导热齿、导热板和导热环快速传导至机壳,然后机壳将热量通过水冷通道散发到空气中,这样本发明的散热效率较高。
本发明的电机,设置有主绕组和辅助绕组,在辅助绕组中通以一定控制策略下的高频小电流,产生高频谐波磁场,对原有的主绕组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偿和调制,通过磁场合成大幅提高气隙磁场的质量,进而降低主绕组流经功率电流的频率,减小主绕组逆变电源器件的开关频率和损耗,提高系统可靠性;并且可以设置主绕组和辅助绕组的容错运行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故障时快速重建恢复平衡磁场,充分发挥辅助绕组在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时的不同功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诺丁汉大学,未经宁波诺丁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下潜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汽车座椅单边铆接前支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