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手机用眼姿势保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4780.2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6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互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K9/00;G08B21/24;H04M1/725;H04M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东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机 视觉 技术 手机 姿势 保护 方法 | ||
1.一个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和计算机视觉技术,通过监控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等用户的用眼姿势,保护用眼健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在指定姿势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校准,记录该校准姿势下用户和手机之间的物理距离以及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坐标系中用户面部特征的坐标点和距离,根据实时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计算用户用眼姿势的方法,根据实时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计算用户连续用眼时间的方法,根据用眼姿势、用眼时间和健康用眼医嘱计算用眼健康状态的方法,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健康的方法,手机客户端和远程服务器端协同操作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用眼健康的方法,其在手机中的存在形式的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以手机内后台服务的形式与其他手机应用并行运行,以SDK的形式提供给手机应用开发者作为手机应用的功能模块的形式与该手机应用同时运行,作为手机操作系统的一部分集成进未来的手机操作系统中,以独立芯片或芯片内部子系统的形式集成进未来手机的硬件系统,或者以独立芯片或芯片内部子系统的形式集成近摄像头芯片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在指定姿势通过手机前置摄像头进行自拍校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双手正持手机,双臂举到胸前伸直至最远距离,头部立直,双眼注视手机前置摄像头,双手调整手机方位使得手机拍摄到用户正面,按下校准按钮保存用户面部特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姿势的获得用户与手机物理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在他人帮助下直接测量手机前置摄像头到用户眉心之间的物理距离;或者通过测量用户的臂长、肩宽和眉心到胸口的物理距离,按照几何方法计算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校准姿势的获取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坐标系中用户面部特征的坐标点和距离,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获取用户在校准时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坐标系中的双眼坐标、眉心坐标、鼻尖坐标、嘴部坐标等,计算出用户在校准时手机前置摄像头像素坐标系中的双眼距离、左眼到眉心距离、右眼到眉心距离、眉心到鼻尖距离、鼻尖到嘴部中心距离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实时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计算用户用眼姿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根据当前采集的双眼像素距离等参数,与校准状态的物理距离和对应的双眼像素距离等参数比对,按照比例法计算出当前用户与手机之间的物理距离;根据当前采集的左眼到眉心的像素距离与右眼到眉心的像素距离的比例,与校准状态的左眼到眉心的像素距离与右眼到眉心的像素距离的比例进行比对,计算出当前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水平方向的偏转;根据当前采集的眉心到鼻尖的像素距离和鼻尖到嘴部中心的像素距离的比例,与校准状态的眉心到鼻尖的像素距离和鼻尖到嘴部中心的像素距离的比例进行比对,计算出当前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垂直方向的偏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实时采集的面部特征信息计算用户用眼连续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当手机前置摄像头观测到用户面部是,记录下当前时间戳,根据时间戳的历史记录计算用户连续用眼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用眼姿势、用眼时间和健康用眼医嘱计算用眼健康状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当用户使用手机的距离超过或者低于以25厘米为中心的指定阈值范围时,提醒用户调整用眼距离;当用户使用手机的姿势水平方向或者垂直方向的偏转超过制定阈值时,提醒用户调整用眼姿态;当用户持续使用手机时间超过指定阈值时,推荐值45分钟,提醒用户休息并远眺远处景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醒用户注意用眼健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弹出消息框、声音、振动、锁屏、关机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客户端和远程服务器端协同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但不限于:在手机端部署人脸识别功能、智能监控功能、提醒功能、用眼状况显示功能、与服务器端的双向通讯功能;在服务器端部署用户管理功能、用眼健康分析功能、大数据采集功能、支付计费功能和与手机端的双向通讯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互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互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78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控制指纹识别模组的方法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