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4515.4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邵景昌;申会员;何洋;孔德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25/06;C08L55/02;C08L51/04;C08L23/28;C08K13/04;C08K7/14;C08K3/36;C08K3/22;C08K5/20;C08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周娟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纤维 增强 聚碳酸酯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器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用电的安全性,其中,电器设备的制作材质是决定电器设备的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墙壁开关为例,固定架是墙壁开关的主要承力部件,在墙壁开关的安装过程中如果出现固定架翘曲变形将造成墙壁开关安装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因此制备固定架的材料需具备良好的强度和刚性。
目前,墙壁开关固定架使用的材料主要有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两种,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低翘曲的优点,但是其刚性较差,采用聚碳酸酯制作墙壁开关固定架后,用其固定螺钉时会引起固定架的变形,严重时将导致墙壁开关失效;而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的刚性优异,但是由于聚酰胺属于半结晶性材料,成型后会出现较大的收缩,并且,玻璃纤维的添加会导致聚酰胺的冲击强度和韧性的降低,用其制得的固定架在固定时容易出现开裂现象;除此之外,填充的玻璃纤维在制品注塑成型过程中沿着熔体流动方向呈同向分布,导致制品在沿熔体的流动方向与沿垂直熔体流动方向的收缩不一致,因此,在采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制作墙壁开关固定架时,容易导致制得的固定架的翘曲变形,并导致在通过螺钉固定该固定架时容易引起固定架的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用于提高用该材料制得的电器设备的强度和韧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60份~80份的聚碳酸酯和10份~20份的玻璃纤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将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利用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协同配合,实现聚碳酸酯的改性,使利用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使用该材料制得的电器设备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得到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以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60份~80份的聚碳酸酯和10份~20份的玻璃纤维。
具体实施时,将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以得到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过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通过将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利用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的协同配合,实现聚碳酸酯的改性,使利用聚碳酸酯和玻璃纤维混合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从而使得使用该材料制得的电器设备的强度和韧性得到提高。
示例性的,上述聚碳酸酯为中粘度聚碳酸酯树脂;本发明选用聚碳酸酯作本发明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基料,能够使得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及阻燃性,具体的,当聚碳酸酯的份数小于60份时,由于聚碳酸酯的含量过少,将导致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较低,当聚碳酸酯的份数大于80份时,由于聚碳酸酯属于高韧性低刚性材料,容易导致制得的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的刚性不足,当使用该玻璃纤维增强聚碳酸酯复合材料制得的固定架固定螺钉时,容易出现固定架的变形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