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及调剖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830.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7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尧;张守军;滕立勇;刘恒;杨洋;王浩;李瑞;王斯雯;马昌明;刘强;陈小凯;曾立桂;郑猛;于萍;于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08 | 分类号: | C09K8/508;C09K8/506;C09K8/504;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段塞式 含油 污泥 调剖剂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开采领域,涉及一种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及调剖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含油污泥是在原油开采、集输等过程中产生的含油固体废物,随着大多数油田进入中后期开采阶段,采出油中含水率越来越高,造成集输系统中含油污泥量大量囤积。目前国内已有利用含油污泥制备成调剖剂来进行稠油井调剖,不仅节约了调剖成本,还解决了含油污泥处理难题。
但在现场应用过程中,部分稠油井在进行含油污泥调剖施工时,压力爬坡缓慢,甚至会出现负增长。分析其原因是因为含油污泥在地层中固结强度不够,这会导致污泥颗粒注入地层后,随着后续蒸汽的冲刷,导致含油污泥封堵很快失效,有效期短。
由此可见,污泥调剖注入强度低是目前该技术面临的主要难题。为此需要对含油污泥调剖方法进行改善,提高其封堵性和耐冲刷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污泥调剖过程中的封堵性和耐冲刷性,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及调剖方法和应用,其实施简单,封堵性能好,耐冲刷性能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其包括段塞A组分、段塞B组分和段塞C组分;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段塞A组分包括90%-95%的含油污泥、1%-1.5%的高分子聚合物、0.1%-0.15%的甲醛、0.05%-0.1%的间苯二酚、0.01%-0.015%的pH调节剂、0.015%-0.03%的稳定剂和余量的水;
所述段塞B组分包括78%-80%的含油污泥、3%的悬浮剂、6%-8%的固相颗粒和余量的水;
所述段塞C组分包括20%-25%的油渣、5%-10%的水泥、2%-5%的触变剂、0.5%-2%的无机缓凝剂和余量的水。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所述段塞A组分、所述段塞B组分和所述段塞C组分的用量根据实际油井注入段塞时的施工压力大小进行合理的注入量的设计。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所述含油污泥为含水75%-80%的集输系统罐底泥;所述油渣为油田集输系统罐底泥经过压制脱水后的固体物质;其他物质均为本领域常规化学试剂。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包括聚丙烯酰胺,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可以包括草酸,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稳定剂可以包括氢氧化钠,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悬浮剂可以包括钠土(钠基膨润土),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固相颗粒可以包括榆树皮粉、稻糠粉和橡胶粉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榆树皮粉的粒径大小为5-10目;所述稻糠粉的粒径大小为35-70目;所述橡胶粉的粒径大小为100-200目。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所述固相颗粒具体使用类型依据目标油藏孔喉半径决定,目标油藏要求孔吼半径为地层孔吼半径的1/7-1/3。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触变剂可以包括膨润土,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无机缓凝剂可以包括三聚磷酸钠,但不限于此。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段塞A组分的成胶温度为40-65℃;成胶时间为12-24h;成胶后的粘度>5000MPa·s。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段塞B组分的颗粒悬浮性>6h。
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中,优选地,所述段塞C组分的成胶温度为40-95℃;成胶时间为8-72h;耐温达到350℃;突破压力>8MPa/m;封堵率≥9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调剖方法,其采用上述段塞式含油污泥调剖剂注入油井中进行调剖作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设计量注入段塞B组分,达到段塞B组分的设计量后,观察注入压力,若达到10-12MPa,进行步骤五;若未达到10-12MPa,进行步骤二至步骤四;
步骤二,按设计量注入段塞A组分,达到段塞A组分的设计量后,侯凝24h;
步骤三,继续注入段塞B组分,达到段塞B组分的设计量后,观察注入压力是否达到10-12MPa;
步骤四,若达到10-12MPa,进行步骤五;若仍未达到10-12MPa,重复步骤二和步骤三,直至注入压力达到10-12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8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