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788.7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5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2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陈星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动 偏心 轮盘 式换馈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
背景技术
换馈机构是多频段天线常用的频段切换机构,主要用于不同频段馈源的切换,使不同频段馈源按照使用要求,运动至天线主面的相心位置并可靠固定。换馈装置广泛应用于各型深空探测、卫星导航、航空导航等雷达通信天线系统等领域。
车载天线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馈源形式及频段很是单一,基本为双频段圆极化模式,或仅为单频段。而对多频段一般采取人工手动方式进行更换。
目前,车载天线换馈方式主要有:
1)针对前馈式、偏馈式,视其大小及重量,采取手动或利用简易吊装设备进行更换工作馈源,然后复装调整;
2)针对后馈式,拆卸大部分后端组件和线缆,采用手动方式将整个馈源拔出,或保持辐射器不变,仅将网络部分拆卸,重新安装另1套工作馈源或网络,然后再次恢复后端组件和线缆等的安装。
发明内容
目前应用于天线的换馈机构各有优缺点,且有一定的局限性。换馈机构经常受到馈源舱的空间大小、加工制造难度、机构的复杂性的限制。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换馈支架、网络支架和驱动机构;
所述换馈支架是整个换馈机构的支撑承力构件,能够固定在天线中心体上;换馈支架上安装有偏心轴,所述偏心轴由驱动机构带动转动;当换馈支架固定在天线中心体上时,偏心轴与天线轴平行;
所述网络支架上安装有若干所需频段的馈源,各馈源轴线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圆周上;网络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偏心轴上,偏心轴能够带动网络支架整体绕偏心轴转动;且当换馈支架固定在天线中心体上时,各馈源轴线所在圆周与天线轴相切。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支架上安装有两个频段的馈源。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支架由若干根相互平行的钢管两端固定连接法兰盘组成;所述法兰盘上开有固定连接偏心轴的安装孔,和以偏心轴安装孔中心为圆心的圆弧槽;换馈支架端面固定有与圆弧槽配合的定位锁定销;当换馈支架固定在天线中心体上,偏心轴带动网络支架转动,定位锁定销与圆弧槽一端接触时,其中一个馈源轴线与天线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馈支架采用两侧切平的刚性圆筒结构,换馈支架两端面上开有偏心轴安装孔;当换馈支架固定在天线中心体上时,换馈支架中心轴线与天线轴重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一种车载电动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通过角接触球轴承安装在换馈支架上;驱动机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偏心轴转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首次将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应用于天线换馈中,解决了车载天线机械换馈方式的瓶颈,使得人员得到了解放,极大的缩短了车载天线的换馈时间,充分发挥了车载天线方便快捷迅速的优点。该换馈机构原理简单,结构紧凑、便于制造,运动方式简单,驱动功率小,操作方便快捷,在考虑中心体空间的基础上能布置较多数量的馈源,只需要简单的回转运动便可以实现多馈源之间的切换工作,安全可靠,便于设备安装和维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换馈机构原理示意图;(a)Ku网络馈源处于天线轴处示意图;(b)X网络馈源处于天线轴处示意图;
图2:换馈机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其中:1、换馈支架;2、网络支架;3、极化调整支架;4、单旋关节;5、双旋关节;6、角接触球轴承;7、球轴承;8、Ku网络馈源;9、X网络馈源;
图3:换馈机构结构定位、锁定透视图;
其中:10、定位锁定销;
图4:法兰盘示意图;
图5:调整环节局部透视图;
其中:11、同轴调节座;
图6:偏心轮盘式换馈机构实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7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煤岩层理倾角精准测量及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封闭型组织脱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