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丽轮枝菌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3697.3 申请日: 2017-03-08
公开(公告)号: CN106831965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9
发明(设计)人: 邱德文;杨秀芬;曾洪梅;郭立华;袁京京;张易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37 分类号: C07K14/37;C12N15/31;C12N15/81;C12N1/19;A01N47/44;A01P21/00;C12R1/84
代理公司: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代理人: 卢新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丽轮枝菌 分泌 蛋白 激发 vdcp1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并公开了该蛋白激发子VdCP1在大丽轮枝菌侵染棉花中的应用以及在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应用。该蛋白激发子VdCP1可以明显的提高植物的抗性,且效果快,作用时间长。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为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提供了新的途径,因而在农业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编码微生物蛋白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发子。

背景技术

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可危害38科660种植物,其中农作物184种,杂草153种,主要危害的大田作物包括棉花、茄子、番茄、烟草、马铃薯、西瓜、黄瓜、花生、大豆等,从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大丽轮枝菌在分类地位上隶属半知菌亚门、淡色孢科、轮枝菌属真菌。目前对植物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化学防治和选育抗病品种。但是它们往往存在着无法摒除的弊端,尤其是作物遭受病原侵染后,没有有效的杀菌剂应对。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植物诱导抗性受到关注,激发子作为诱导植物抗性的主要因子,愈发受到关注。因此从该病原菌中寻找出具有新活性,新功能的有效物质已成为国内外科学家关注的热点。

大丽轮枝菌产生的激发子是一种重要的效应分子。它通过识别并作用植物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来传递病原菌侵染的信号,激发植物的防卫系统,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使植物最终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

目前国内外从大丽轮枝菌中分离出能够引起植物抗病反应的活性成分并不多。2004年,Wang.等人从大丽轮枝菌中分离到一个蛋白激发子,该激发子能诱导植物氧爆发反应,并激发植物抗病相关蛋白基因的调控(J.Y.,Wang.等,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4,70:4989-95);2012年,Wang.等人从大丽轮枝菌中分离得到了一种激发子,该激发子是一种小分子蛋白,能诱导植物过敏反应,氧爆发和抗病相关蛋白的积累,促进苯丙素合成途径,提升植物基础抗性(B.N.,Wang.等,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2012,93:191-201)。后期实验进一步证明,2012年Wang.等人分离得到的蛋白激发子PevD1有效地诱导棉花系统抗病性,减轻棉花黄萎病的发病率(B.Bu,等,Plant Cell Rep,2014,33,461-470);拟南芥转pevd1基因植物显著提高其抗病性,且促进拟南芥植物生长发育(M.Liu,等,Int.J.Biol.Sci.,2016,12,931-943)。

所有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表明,大丽轮枝菌确实可以产生引起植物的防御反应,提高植物抗性的激发子,其性质和种类各不相同,但蛋白质序列和基因序列报道较少,所以寻找新的蛋白激发子,对揭示大丽轮枝菌与植物互作机理以及激发子提高植物免疫抗性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植物抗性及防御性的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激发子VdCP1及其氨基酸序列。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激发子VdCP1的用途。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编码大丽轮枝菌分泌蛋白激发子VdCP1的多核苷酸序列vdcp1。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含有vdcp1基因的载体及含有该载体的宿主细胞。

一种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分泌型蛋白激发子VdCP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激发子VdCP1在大丽轮枝菌侵染棉花中的应用以及在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蛋白激发子VdCP1的应用,其中,提高植物抗性和诱导植物防御反应中的植物为双子叶植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