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641.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7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真;陈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汉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虫夏草 菌丝体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生长在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地带海拔3000—6000m的高寒草甸地区的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鳞翅目蝙蝠蛾幼虫体内而生长的一类真菌类中药材,属中国名贵传统的滋补强壮药材。冬虫夏草这种真菌生长具有极其苛刻的寄生性和特殊的生态环境,天然资源原本就十分稀少,加之近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青藏高原温度上升,使冬虫夏草资源锐减,现已处濒临灭绝边缘,根本无法满足人们保健和用药的要求。所以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就冬虫夏草的人工栽培、冬虫夏草菌丝体生产、成分、药理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本发明人也是自1993年开始至今仍在开展冬虫夏草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下列专利文献如《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粉入药的方法,公开号CN 1275403A》;《提高冬虫夏草菌丝体发酵收率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 1670181A》;《一种用于生产冬虫夏草菌丝体的培养基,公开号CN 101096641A》;《冬虫夏草菌丝体与子实体的栽培方法,公开号CN 101843196A》等都对人工培养冬虫夏草菌丝体方法、工艺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综上所有专利文献看,无论是固体发酵还是液体发酵的培养基组合中给虫草菌丝体生长提供氮源的成分不外乎是骨蛋白粉、蚕蛹粉、牛奶粉、蛋白胨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采用人工饲养的无菌家蝇的活体幼虫——蝇蛆经冻干、粉碎技术制成的蝇蛆冻干粉作为发酵虫草菌丝体的氮源,大大提高了冬虫夏草菌丝体的收率及冬虫夏草菌丝体的药用营养成分含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工业生产前期:
将冬虫夏草菌种转接到传统的PDA斜面上,在24-25℃下培养5天;
然后挑取完整的白色致密絮状菌丝转接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进行适应性育种,在24-25℃下培养5天;
然后再挑取完整的白色致密絮状菌丝再转接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进行适应性育种;
如此重复适应性育种三次,最后生产出适应于发酵培养基生产用的菌种;
所述适应性斜面培养基为:在土豆汁1000ml中,加入葡萄糖15-20g、玉米粉0-2g、蝇蛆冻干粉1-10g、蛋白胨1-10g、硫酸镁0.5-2g、磷酸二氢钾0.5-2g、维生素B1 0.1-1.5g、琼脂粉15-20g,煮沸,补水定容于1000ml;蝇蛆冻干粉用量自1g开始,每代增加1-5g,直至适应性斜面培养基中蝇蛆冻干粉用量达3-10g;
所述发酵培养基的配方为:以质量百分比计,大米45-50%,玉米粉2%,土豆汁15-20%,蝇蛆冻干粉20-35%,硫酸镁0.01-0.03%、磷酸二氢钾0.01-0.03%,维生素B1 0.003-0.005%,其余为水;
所述土豆汁是将经削皮挖眼切片后的100-200克土豆用1000ml水煮烂,取其滤液,补水定容于1000ml后得到的;
工业化生产中:
将发酵培养基装入玻璃发酵瓶中,在121℃下灭活40分钟,放冷,采用无菌接种技术将生产菌种接入,置18-25℃下培养30-45天,即得充满白色致密菌丝体的絮状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发酵培养基的生物利用率达95%以上:发酵培养基几乎是100%转变成白色致密菌丝体的絮状物。
2、工艺简单易行,整个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菌丝体与培养基的分离,这一点与传统的菌丝体发酵工艺大大的不同,使本发明提供的工艺简单易行,质量易于掌控。
3、本发明提供的发酵培养基培养获得的冬虫夏草菌丝体所含的药用营养成分远远高于野生冬虫夏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从冬虫夏草上分离的菌种——蝙蝠娥拟青霉的新型培养基,采用人工饲养的无菌家蝇的活体幼虫——蝇蛆经冻干、粉碎技术制成的蝇蛆冻干粉作为发酵生产虫草菌丝体的氮源,即首次使用了人工饲养的家蝇幼虫作为氮源。本发明涉及到一种中国冬虫夏草菌(拉丁学名为Cordyceps sinensis)的无性型——蝙蝠娥拟青霉(拉丁学名为Paecilomyces hepiali Chen & Dai,)采用固体发酵工艺生产冬虫夏草菌丝体的生产方法,具体说是涉及生产过程中一种新型的培养基配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汉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汉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6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