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3520.3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0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伟业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5/032 | 分类号: | C23G5/03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徐国法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器皿 除垢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皿辅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宝藿苷Ⅰ2‑4%、冰乙酸3‑5%、聚氧乙烯山梨醇月桂酸酯0.8‑1.2%、油酸三乙醇酰胺2.2‑2.6%、短链醇3.5‑3.8%、稳定剂0.02‑0.07%、余量为脂肪醇。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制剂对医用器皿金属表面有一定得保护作用,腐蚀性低,能够通过溶解医用器皿表面的矿物油脂、水垢起到去除作用;配合清洗、风干的步骤,防止医用器皿腐蚀生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制备过程简单易行,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器皿辅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要求不断提高,医院对于手术器械的清洗、润滑越来越重视,而手术器械的润滑保养效果实实在在的影响着医生的手术质量,并且关系着病人的人身安危,医院科室常用到的各种金属器皿,如镊子、手术刀、止血钳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会出现黄色斑纹,这类黄色污垢使用常规的酸性、碱性清洁剂难以去除,这不但影响器皿的美观,而且严重影响清晰质量和灭菌效果,如果使用强酸性清洗剂则会导致器皿表面腐蚀生锈,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效清除医用漆面表面污垢的制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宝藿苷Ⅰ2-4%、冰乙酸3-5%、聚氧乙烯山梨醇月桂酸酯0.8-1.2%、油酸三乙醇酰胺混合物2.2-2.6%、短链醇3.5-3.8%、稳定剂0.02-0.07%、余量为脂肪醇;
其中,所述油酸三乙醇酰胺混合物由聚乙二醇-400、油酸、三乙醇胺、硼酸以10:5:3:1的重量比制成;
其中所述脂肪醇是指C6-C8醇。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剂由烷基酚钡、亚磷酸三(壬基苯酯)、壬基苯酚、2,6-二特丁基对甲酚以重量比8:2:1:1混合而成。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短链醇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以任意比例混合得到。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宝藿苷Ⅰ其中有效成分HPLC含量为30%以上。
一种医用器皿除垢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脂肪醇置于容器中,升温之后45-50℃,加入宝藿苷Ⅰ、聚氧乙烯山梨醇月桂酸酯搅拌1.5-2小时,然后降温至常温后,加入短链醇,搅拌25-30分钟后静置8小时;
(2)在常温条件下,将油酸三乙醇酰胺混合物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30-40分钟,在压力为1.18MPa的密闭容器中放置1小时;
(3)在上述溶液中加入剩余原料,搅拌15-20分钟后,静置5-6天即得。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常温是指18-26℃。
在清洗医用器皿时,将其涂抹在表面污垢处,过5分钟后对该处按普通方法擦拭冲洗即可;或将该制剂在相当于其重量10倍温度为40℃的温水中,将医用器皿浸泡于其中,在20分钟后按常规方法用清水冲洗;冲洗完成后在2分钟内对医用器皿进行风干。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中制剂对医用器皿金属表面有一定得保护作用,腐蚀性低,能够通过溶解医用器皿表面的矿物油脂、水垢起到去除作用;配合清洗、风干的步骤,防止医用器皿腐蚀生锈,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制备过程简单易行,使用方法简单,易于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伟业净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伟业净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5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药用铝箔表面润湿张力的除油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金属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