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中放射性异常边界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3151.8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阿种明;李盛富;王忠阳;郭丽超;李书海;王成渭;文战久;任满船;孙鹏飞;吕俊维;杨小强;伏多旺;王冰;成建军;陈黎昀;张大绪;贾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 |
主分类号: | G01V5/12 | 分类号: | G01V5/1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11007 | 代理人: | 吕岩甲 |
地址: | 830011 新疆***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地质 环境 现状 调查 异常 边界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中放射性异常边界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铀、煤等矿产勘查中施工了大量的钻孔,利用伽玛测井数据在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中可圈定放射性异常,包括豁免边界及放射性矿化边界。煤炭勘查网度与铀矿勘查网度不一致,一般地,煤炭勘查的工程网度是铀矿勘查网度的2.5倍;放射性环境调查目的与矿产勘查目的不一致,放射性矿产勘查考虑最小可采厚度与平均品位,环境调查评价考虑极大值且不考虑最小可采厚度,环境调查与铀、煤勘查的测井数据度量单位不一致,导致放射性异常边界的确定与传统方式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中放射性异常边界的确定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中放射性异常边界的确定方法,①求本底值;②筛选异常;③确定本底值点;④伽玛测井数据转换;⑤确定放射性异常边界;⑥划定放射性异常类别:比活度<1000Bq/kg为豁免监管类;比活度≥1000Bq/kg为放射性异常;比活度≥1000Bq/kg且<3700Bq/kg时为伴生放射性煤;比活度≥3700Bq/kg时为放射性矿化煤;⑦圈定放射性异常范围。
所述的①求本底值方法为:收集铀、煤勘查钻孔中伽玛测井数据,统计出调查区非异常值的平均值为本底值。
所述的②筛选异常方法为:根据钻孔伽玛测井资料分岩性统计放射性异常位置、厚度、峰值。
所述的③确定本底值点方法为:工程网度之内,控制同一层位的相邻二个钻孔,当一个为放射性异常孔,另一个非异常孔,把工程间距的1/2处定为本底值边界点;当放射性异常孔外侧无工程控制时,把标准工程间距的1/2处外推为本底值边界点。
所述的④伽玛测井数据转换方法为:y=ax+b,C=33.2×104y,C'=12.35×106C,其中,y为伽玛照射量率,a、b均为不同地区拟合参数,x为天然伽玛测井值,C为铀含量,C'为活度。
所述的⑤确定放射性异常边界方法为:铀含量0.0081%相当于比活度1000Bq/kg为豁免边界值;铀含量0.03%相当于比活度3700Bq/kg为矿化边界。
所述的⑦圈定放射性异常范围方法为:
A、工程网度之内,同一层中发育放射性高值的两个相邻钻孔,可直接按插值法内插确定1000Bq/kg、3700Bq/kg等值点;
B、当一个为放射性异常孔,另一个为非异常孔,相邻工程连线上本底值点与放射性异常点之间,利用插值法确定1000Bq/kg、3700Bq/kg两个等值点;
C、当放射性异常孔外侧无工程控制时,外推的本底值点与放射性异常点之间,利用插值法确定1000Bq/kg、3700Bq/kg两个等值点;
连接A、B、C确定的等值点的平滑连线,即1000Bq/kg等值线为放射性豁免边界线,也是放射性异常下限边界线,3700Bq/kg等值线为放射性矿化边界线,对煤层中的放射性异常,二者之间即为伴生放射性煤;当放射性异常孔附近煤层边界线处于1/2工程间距以内时,煤层中放射性异常边界不按内插法确定,直接以小于内插值的煤层边界线代替。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是在伊犁盆地北缘重点煤炭开发区放射性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工作中,经过反复探索和验证后总结确定的,从环保角度,“只要发育放射性异常就有放射性污染及辐射损害等隐患存在的可能”,应用“放射性峰值”与“工程间距一半处取地区本底”,插值法确定放射性豁免边界和放射性矿化类边界,圈定出可用于环境评价的放射性异常。本发明所述的放射性豁免边界及放射性矿化边界,未考虑最小可采厚度,仅限于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中放射性环境评价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二一六大队,未经核工业二一六大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31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