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裁线剥皮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743.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天桥;徐文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润电子科技(五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52 | 分类号: | H01R43/052;H01R43/05;H01R43/2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慧宜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6 | 代理人: | 彭娅 |
地址: | 443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皮装置 裁切 牵引辊组 裁线剥皮机 牵引 导引装置 工作效率 互相干扰 控制装置 配合控制 生产设备 通讯线材 相对滑动 电连接 内护套 外护套 刀片 上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裁线剥皮机,涉及通讯线材生产设备领域,包括:第一牵引辊组,第一牵引辊组位于裁切剥皮装置的下游,用于牵引导线;裁切剥皮装置,裁切剥皮装置上设有相对滑动的刀片,用于剥去导线的外护套和内护套,并将导线裁切;第二牵引辊组,第二牵引辊组位于裁切剥皮装置的上游,用于牵引导线进入裁切剥皮装置;第一牵引辊组、第二牵引辊组和裁切剥皮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通过在裁切剥皮装置的两端均设置牵引辊组,配合控制装置,能够实现一台设备同时处理导线的两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导引装置,能够避免裁切剥皮装置在处理导线的两端时互相干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讯线材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裁线剥皮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裁线剥皮通常采用气缸控制的刀片,由人工手工操作,导线的每一端需要经过三道工序,即根据所需的长度裁线、剥外护套和剥内护套,而处理导线的两端则需5道工序,操作较为复杂,流水线延伸较长,设备占用空间较大。
中国专利文献,CN 203787872 U记载了一种剥皮裁线装置,它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安装有矫直器,以电线的输送方向为正方向,所述矫直器的下游设有两上游导线管,两所述上游导线管并列且平行设置,两所述上游导线管的下游设有第一送线轮组和第二送线轮组,所述第一送线轮组连接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送线轮组连接第二动力装置,所述第一送线轮组和第二送线轮组的下游设有两下游导线管,两所述下游导线管并列设置,两所述下游导线管的下游设有切刀,所述切刀连接第三动力装置。能够满足同时使用两条电线的场合。但是该装置一次仅能处理导线的一端,要处理两端的导线,需要两台设备搭配。而且该设备难以处理带有外护套的导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裁线剥皮机,能够一次处理导线的两端,并能根据需要的长度剥去导线的内护套和外护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裁线剥皮机,包括:
第一牵引辊组,第一牵引辊组位于裁切剥皮装置的下游,用于牵引导线;
裁切剥皮装置,裁切剥皮装置上设有相对滑动的刀片,用于剥去导线的外护套和内护套,并将导线裁切;
第二牵引辊组,第二牵引辊组位于裁切剥皮装置的上游,用于牵引导线进入裁切剥皮装置;
第一牵引辊组、第二牵引辊组和裁切剥皮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在裁切剥皮装置与第二牵引辊组之间还设有导引装置,导引装置上设有可摆动的导引管,以引导导线进入裁切剥皮装置,或者使新进入的导线避让下游回退的导线,导引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引装置中,中通的导引管与导引座固定连接,在导引座上设有与导引管连通的开口,导引管的自由端靠近裁切剥皮装置,导引座的开口靠近第二牵引辊组;
导引座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摆动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摆动驱动装置驱动转轴摆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摆动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或者由伺服电机驱动的曲柄连杆机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摆动驱动装置结构为:导引座与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设有衔铁,衔铁的至少一侧设有电磁铁。
优选的方案中,衔铁的一侧设有第一电磁铁,衔铁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电磁铁。
优选的方案中,在第二牵引辊组的上游还设有整形辊组,所述的整形辊组为多个上下交错布置的辊轮;
或者所述的整形辊组为多个上下左右交错布置的辊轮。
优选的方案中,还设有光电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线的进料状态。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牵引辊组和第二牵引辊组中,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辊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润电子科技(五峰)有限公司,未经旭润电子科技(五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