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311.5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大西敏之;门脇利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18/81 | 分类号: | C08G18/81;C08G18/75;C08G18/73;C08G18/67;C09D17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贾宁;王国志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能量 射线 固化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所得到的固化膜的硬度、耐擦伤性、成形性优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本发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含有由(A)羟值为160mgKOH/g以上且220mgKOH/g以下的、3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B)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与(C)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进行反应的反应产物的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获得硬度、耐擦伤性、成形性优异的固化膜的、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
背景技术
对于金属、塑料以及木材等各种基材,出于保护基材表面的目的,采用了使用涂料组合物以形成保护膜的方法。特别是塑料基材,虽然质轻,耐冲击性及成形性优异,然而表面硬度低,容易划伤,因此如果直接使用,则会产生外观随时间推移而受损的问题。由此,塑料表面需要提高表面硬度。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采用了用涂料组合物涂布塑料表面的方法(硬质涂层处理),作为涂料组合物,一直采用的是硅酮系树脂组合物、丙烯酸系树脂组合物、三聚氰胺系树脂组合物等热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然而固化所需的时间长,存在无法应用于不耐热的塑料膜基材的问题。
近年来,由于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具有快速固化性,即使在低能量、低温下也可以固化,因此,被作为塑料膜基材的硬质涂层处理剂而使用。
作为这样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提出了含有使在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基和羟基的放射线固化型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与聚异氰酸酯反应而得到的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
另外,还提出了一种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使羟值为140mgKOH/g以上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与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的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产物以及具有烯性(ethylene)不饱和基的化合物(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13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021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具体例而记载的使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成而得的多官能聚氨酯丙烯酸酯([0026]段)由于固化收缩大,因此,如果是得到所要求的耐擦伤性的膜厚,则会有固化后的卷曲过大而使膜翘曲这样的成形性的问题。
另外,专利文献2中,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的具体例而记载的使羟值173mgKOH/g的季戊四醇的丙烯酸酯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成而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0091]段)与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0052]段)的混合物存在耐擦伤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的方面,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获得硬度、耐擦伤性、成形性的平衡优异的固化膜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涉及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组合物含有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ウレタ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上述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是(A)羟值为160mgKOH/g以上且220mgKOH/g以下的、3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B)双(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与(C)有机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产物。
上述(A)羟值为160mgKOH/g以上且220mgKOH/g以下的、3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的(甲基)丙烯酸加成物的3元以上的脂肪族多元醇化合物优选为3元以上且6元以下的脂肪族多元醇,更优选为季戊四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未经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3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