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蜂窝结构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307.9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九鬼达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5/04 | 分类号: | B01J35/04;B01J35/10;B01D53/94;B01D4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钟晶;陈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蜂窝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蜂窝结构体,其外周涂层的厚度薄且外周涂层难以破损。该蜂窝结构体具备柱状的蜂窝结构部、以及以围绕蜂窝结构部的外周的方式设置的外周涂层,该蜂窝结构部具有划分形成多个孔格的多孔质的隔壁,将下述孔格作为最外周完整孔格,该孔格形成在蜂窝结构部的最外周,其周围无缺损地由隔壁划分且外周涂层没有侵入该孔格的内部,在蜂窝结构部的与孔格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中,从最外周完整孔格至外周涂层的表面为止的距离中的最小距离T[mm]与外周涂层的气孔率P[%]满足下述式(1)以及下述式(2)的关系。式(1):1.5≥T≥16×(100-P)‑1.4;式(2):20≤P≤7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结构体。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能够使外周涂层的厚度薄且难以破损的蜂窝结构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意识不断提高,在燃烧燃料而生成动力的技术领域中,开发了各种从燃料燃烧时产生的废气中除去氮氧化物等有害成分的技术。
以往,为了净化处理由汽车等的引擎排出的废气中所含的HC、CO、NOx等有害物质,使用的蜂窝结构体中担载有催化剂。此外,蜂窝结构体也通过对由多孔质的隔壁划分形成的孔格的开口部实施封孔而用作废气净化用的过滤器。
蜂窝结构体是具有隔壁的柱状结构体,所述隔壁划分形成作为废气流路的多个孔格。这样的蜂窝结构体在其外周部分具备覆盖柱状结构体那样的外周壁。作为蜂窝结构体的外周壁,例如有如下大致两种。
第1种外周壁是,在形成隔壁时通过与该隔壁一体成形而形成的外周壁。通常,对于如上所述与隔壁一体成形的外周壁,多称为外周壁。第2种外周壁是通过在蜂窝结构体的外周部分涂布涂层材料等,使所涂布的涂层材料干燥,并根据需要进行烧成而形成的外周壁。通常将这样的外周壁多称为外周涂层。例如,公开了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具备:多个蜂窝单元介由接合层在彼此的接合面一体接合而成的蜂窝单元接合体、以及被覆蜂窝单元接合体的外周面的外周涂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48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具备外周涂层的蜂窝结构体存在下述问题:在其操作时外周涂层会缺失而破损,或者会产生贯穿外周涂层那样的孔。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作为催化剂载体、过滤器使用的蜂窝结构体中,作为外周涂层,需要一定程度的厚度。此外,在蜂窝结构体的隔壁担载催化剂时,为了抑制催化剂透过外周涂层而渗出至外部,也会形成厚的外周涂层。
另一方面,外周涂层主要是为了操作蜂窝结构体时的方便起见而设置,原本外周涂层最好尽量薄,也研究了外周涂层的薄壁化。但是,以往关于外周涂层的厚度并没有规定特定的测定方法,而是通过例如外周涂层的最薄处的厚度、外周涂层的最厚处的厚度这种程度的方法来规定外周涂层的厚度。
然而,通过以往公知的方法规定外周涂层的厚度的情况下,即使是具有相同厚度的外周涂层的蜂窝结构体,也会存在发生破损的结构体和不发生破损的结构体,难以使外周涂层的厚度薄。即,以往的蜂窝结构体难以兼顾外周涂层的破损抑制和薄壁化,不得不将重点放在外周涂层的破损抑制上,将外周涂层的厚度形成得较厚。因此,人们期望开发出使外周涂层的厚度薄且难以破损的同时,在隔壁担载催化剂时能够有效地抑制催化剂从外周涂层渗出的蜂窝结构体。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提供能够使外周涂层的厚度薄且难以破损的蜂窝结构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蜂窝结构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3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