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1238.1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周焕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杰澳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1/74 | 分类号: | D06M11/74;D01F6/92;D01F6/90;D01F1/09;D01D5/34;D06M101/32;D06M101/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涂覆碳 纳米 复合 结构 导电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纤维包括导电纤维基体和导电增强层,导电增强层采用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涂覆于导电纤维基体的外表面,导电纤维基体采用表面具有碳黑导电部分的导电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复合结构导电纤维的电阻率为10-2~1×103Ω•cm,且电阻值的对数的标准偏差小于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增强层占复合结构导电纤维总重量的5~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增强层的覆盖率相对于所述导电纤维基体的整个表面不小于60%,优选不小于9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增强层的厚度为0.1~5μm,且相对于所述的导电纤维基体100质量份,所述碳纳米管的用量为0. 1~50质量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纤维基体的电阻率为100~104Ω•cm,导电纤维基体的单丝线径为5~100微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纤维基体采用由融熔复合纺丝工艺制备,包括碳黑导电部分和非导电部分;所述导电纤维基体采用皮芯结构,皮层为碳黑导电部分;或者,所述导电纤维基体采用复合结构,碳黑导电部分嵌于非导电部分内且碳黑导电部分的局部外露于导电纤维基体的表面。
8.一种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含有碳纳米管的涂覆液将碳纳米管粘附于导电纤维基体的表面以形成导电增强层,所述导电纤维基体的表面具有碳黑导电部分;
(2)对步骤(1)处理后的导电纤维进行干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1)中导电纤维基体浸渍于含有碳纳米管的涂覆液中,并在超声环境下将碳纳米管粘附于导电纤维基体表面,以增强涂覆效果。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覆碳纳米管的复合结构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含有碳纳米管的涂覆液中还包括粘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杰澳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杰澳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23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外用地砖
- 下一篇:油气井用安全释放电缆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D06M 对纤维、纱、线、织物、羽毛或由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进行D06类内其他类目所不包括的处理
D06M11-00 用无机物或其配合物处理纤维、纱、线、织物或这些材料制成的纤维制品;和机械处理相结合的处理,如丝光
D06M11-01 .用氢、水或重水;用金属氢化物或其配合物;用硼烷、二硼烷、硅烷、二硅烷、膦、二膦、、二、胂、二胂或它们的配合物
D06M11-07 .用卤素;用氢卤酸或其盐,用氧化物或卤素的含氧酸或其盐
D06M11-32 .用氧、臭氧、臭氧化物、氧化物、氢氧化物或过化合物;从具有两性元素—氧键的阴离子衍生的盐
D06M11-51 .用硫、硒、碲、钋或其化合物
D06M11-58 .用氮或其化合物;如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