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0511.9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7047095A 公开(公告)日: 2017-08-18
发明(设计)人: 李坚;许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7/06 分类号: A01G7/06;A01G17/02;A01N43/653;A01P21/00
代理公司: 北京恩赫律师事务所11469 代理人: 杨冬玲
地址: 621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葡萄 果穗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葡萄栽培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巨峰葡萄,属中熟类、四倍体品种,欧美杂交种,原产日本。大井上康于1937年用石原早生为母本,森田尼为父本杂交培育。1959年引入中国,并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成为深受果农欢迎的主栽品种。

巨峰葡萄的四倍体结构造成了败花严重,坐果率低,果穗松散,果粒大小不一。现有技术多在花前修剪花序,坐果后修剪果穗,将巨峰葡萄果穗成熟后控制在20cm左右。同时,在果穗处理过程中使用调节剂,预防巨峰葡萄落花落果。

现有技术处理果穗,主要有三个缺点:1、需要修剪花序和果穗,操作复杂,劳动力成本较高;2、通过物理方式控制穗长,但是没有解决果穗松散的问题;3、修剪过程中产生伤口,增加病害发生几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巨峰葡萄处理方法的不足,降低果穗处理方法难度,降低果穗处理劳动成本,提高果穗紧密程度,降低果穗处理过程中病害的发生几率,提供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对葡萄果穗进行预处理,葡萄的每个结果枝只保留1穗葡萄,结果枝间距为20-25cm;

步骤2:葡萄开花前3-7天,使用浓度为20-500ppm三唑类杀菌剂和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溶液处理果穗;

步骤3:葡萄谢花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步骤4:葡萄幼果膨大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三唑类杀菌剂为三唑酮、氟菌唑、腈菌唑、睛苯唑、三环唑、丙环唑、氟环唑、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烯唑醇、己唑醇、粉唑醇、环丙唑醇、氟硅唑、丙硫菌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多效唑和/或烯效唑。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三唑类杀菌剂与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为0.5-1:1。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4中,处理果穗是根据葡萄处理时间不同,药剂随配随用,并将配好的药剂盛放于容器中浸蘸果穗2-3秒,果穗蘸好后轻轻抖动果穗,避免药剂集中于果粒的底部灼伤果皮。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化学药物对巨峰葡萄果穗分开进行3次处理,在解决巨峰葡萄落花落果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巨峰葡萄果穗处理劳动成本、病害发生几率,经过本发明方法培育的葡萄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葡萄NYT428-2000的相关规定,并葡萄的亩产量得到极大的提高,葡萄果实98%达到绿色食品鲜食葡萄感官要求,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果穗处理方法难度高、劳动成本高、常规果穗修剪容易发生病害的问题,提供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

实施例1:

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对葡萄果穗进行预处理,葡萄的每个结果枝只保留1穗葡萄,结果枝间距为25cm;

步骤2:葡萄开花前3-7天,使用浓度为20ppm氟菌唑和多效唑以0.5:1混合处理果穗;

步骤3:葡萄谢花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步骤4:葡萄幼果膨大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实施例2:

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对葡萄果穗进行预处理,葡萄的每个结果枝只保留1穗葡萄,结果枝间距为22cm;

步骤2:葡萄开花前3-7天,使用浓度为100ppm三唑酮、氟环唑和多效唑、烯效唑以1:1:1:1混合处理果穗;

步骤3:葡萄谢花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步骤4:葡萄幼果膨大期时,使用浓度为50ppm赤霉酸和8ppm氯吡脲的混合溶液处理果穗。

实施例3:

一种巨峰葡萄果穗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1:对葡萄果穗进行预处理,葡萄的每个结果枝只保留1穗葡萄,结果枝间距为20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利尔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0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