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鞋用除菌气垫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0006.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韦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韦同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08;A43B17/03;B29D35/12;C09J1/00;C09J11/04;C09J11/08;A61K33/24;A61P31/04;A61P31/10;A61P31/02;A61L9/00;A61K31/78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4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垫 | ||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鞋用除菌气垫,其制备方法为:将玻璃丝网用除菌胶粘剂涂覆在反正两面,涂层厚度1‑5mm,然后裁成鞋垫的形状,其上均匀分布孔洞,对齐叠放在鞋垫大小的橡胶袋中,随着脚部的上下运动,使橡胶袋恢复原形吸入鞋内的气体,受挤压将鞋垫内的气体排出到鞋的外部,已达到鞋内空气除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用日用品,特别是一种鞋用除菌气垫。
背景技术
鞋垫除了需要具有较好的减震性能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吸湿效果。由于鞋内的潮湿环境,异味和有害菌类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由于脚底汗腺分泌物在潮湿环境中更易使细菌、霉菌繁殖,从而更易产生恼人气味,甚至产生真菌等有害菌。抗菌材料指自身具有杀灭或抑制微生物功能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自然界中有许多物质本身就具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微生物的功能。但复合抗菌材料更多是指通过添加一定的抗菌物质,从而使材料具有抑制或杀灭表面细菌能力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
CN102922761B公开了一种鞋用减震气垫的制造方法及减震气垫,其制造方法为:首先提供注塑模具,通过注塑工艺将热塑塑胶注入注塑模具,热塑塑胶冷却后在注塑模具的两个成型空间内分别形成一气垫上片和一气垫下片,开启模具,将制作好的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脱模,在气垫上片或气垫下片加上气嘴,接着将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贴合,并且与气嘴一并用高周波热熔缝合,然后剪裁边角料,最后通过气嘴外加不同的气压。减震气垫成型后需要剪裁的边角料少,节省了材料,其内部形状和构造分别由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注塑成型,通过高周波热熔缝合后,稳定性高,根据客户要求可以自由变更内部造型,同时能够实现气垫上片和气垫下片双色上下分开的效果。
CN103040196A公开了一种抗菌鞋垫,包括一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括相对的一顶面以及一底面,所述顶面贴设有表层,所述底面贴设有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抗菌粉末,所述抗菌粉末设置在所述表层和所述弹性层之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滋生细菌、真菌,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能够大大改善人体脚部的健康状况,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TWM363819U揭示一种女鞋用充气垫,该充气垫系位于鞋垫与大底之间,包括有中空状的一气囊与一气垫,该气囊与该气垫间系设有至少一输气管,该气囊以该输气管连通该气垫并作为供输气体的通道,其中:该气囊具有厚度,于外缘一侧向内开设有一进气管,于内部则容置一弹性体,该弹性体系为高发泡体,可因该气囊受压而随之压缩,并于受压后弛张将该气囊回复原状,该气囊则可在受压与回复原状的过程中以该进气管将外部气体吸入,并经该输气管填充入该气垫,借此提供足部吸震缓冲的效果。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抗菌抑菌,能够有效避免鞋垫移动,耐磨耐穿的抗菌鞋垫,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鞋用除菌气垫。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鞋用除菌气垫,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除菌胶粘剂的制备:
按重量份,将0.05-0.5份的聚六亚甲基胍,1-5份水搅拌0.5-1h,至全部溶解,再加入1-5份氟化碳纤维,0.05-0.5份的氯化镍,100份的玻璃胶,0.05-0.5份的达克宁药膏,10-30℃搅拌反应1-5h,得到除菌胶粘剂。
步骤2.鞋垫的制备:
将玻璃丝网用除菌胶粘剂涂覆在反正两面,涂层厚度1-5mm,然后裁成鞋垫的形状,其上均匀分布各种形状的孔,孔的数量和形状不加限制,对齐叠放在鞋垫大小的橡胶袋中,对齐叠放的层数量不加限制,随着脚部的上下运动,使橡胶袋恢复原形吸入鞋内的气体,受挤压将鞋垫内的气体排出到鞋的外部。
所述橡胶袋下部为平面,上部为凸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受压变形后可以恢复原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韦同,未经陈韦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00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