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及直线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9898.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安义;张银鸽;张建伟;孙慧;陆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F04B35/04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压缩机 排气 消音 通道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及直线压缩机,气缸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缸孔,气缸座上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气缸座的一端面朝气缸座内部开设有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第一排气通道,缸头组件包括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隔板中央部分的一侧凸起且隔板中央部分的另一侧内凹以形成排气罩,排气罩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孔,气缸座的一端面依次装配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隔板的排气罩朝向气缸盖,气缸盖垫片上开设有第一开孔,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隔板垫片上开设有第三开孔,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和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大大降低了排气振动和排气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及直线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直线压缩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的产品正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直线压缩机也面临着许多严重的问题,比如振动大,噪音大,而这些问题又是用户直接切身感受到的。直线压缩机和传统压缩机不同,直线压缩机没有曲柄连杆机构,电机直接驱动活塞在缸孔内做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吸入、压缩、排出气体,所以直线压缩机整体外形上呈瘦长状,内部空间比较紧凑。由于直线压缩机的工作频率非常高,排气阀片不停地开启关闭导致排气噪音极大、压缩机的振动较大。除此之外,目前市场上的压缩机都是通过邦迪管将气体排出到下一个部件,且排汽消音器布置在邦迪管上,由于邦迪管本身刚性较大,所以传递到壳体上的振动噪音较大,且邦迪管为了适应壳体内空间,形状复杂,成型效果不佳,所以该种排气方式不适宜在直线压缩机上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解决目前直线压缩机振动、噪音较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包括气缸座和缸头组件,气缸座的中央位置开设有缸孔,气缸座上开设有第一排气通道,气缸座的一端面朝气缸座内部开设有第二排气通道,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第一排气通道,缸头组件包括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隔板中央部分的一侧凸起且隔板中央部分的另一侧内凹以形成排气罩,排气罩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孔,气缸座的一端面依次装配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隔板的排气罩朝向气缸盖,气缸盖垫片上开设有第一开孔,隔板上开设有第二开孔,隔板垫片上开设有第三开孔,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和第二排气通道之间连通。
进一步的,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还包括管接头,管接头的下部设置有外螺纹,管接头上于外螺纹的上部沿管接头的径向开设有进气通孔,管接头的上部沿管接头的轴向开设有连通进气通孔的连通孔,第一排气通道的下部设置有与管接头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第一排气通道的位置对应进气通孔。
进一步的,管接头的中上部设置有装配压紧凸台。
进一步的,管接头的上部的侧壁设置有防滑接口。
进一步的,防滑接口为锥体状,锥体状的侧壁沿管接头的周向设置有若干个环形齿。
进一步的,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还包括软管和夹套,软管的一端连接防滑接口,夹套套设于软管上且卡合连接防滑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由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由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气缸座的一端面开设有螺纹孔,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上均开设有装配通孔,螺杆串接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的装配通孔并与螺纹孔连接以使气缸座的一端面依次装配隔板垫片、隔板、气缸盖垫片和气缸盖。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直线压缩机,包括上述的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直线压缩机的缸体装配连接气缸座的另一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直线压缩机排气消音通道结构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万宝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8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