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9804.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32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吕成远;伦增珉;赵淑霞;唐永强;崔茂蕾;王欣;王海涛;许关利;马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E21B43/16;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心夹持器 注入端 围压 三维振动 实验装置 振动驱油 出口端 围压泵 注入泵 原油采收率 复合振动 水驱效果 振动过程 残余油 截止阀 振动法 横波 纵波 采油 震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其中装置包括:三维振动单元;岩心夹持器,岩心夹持器固定在三维振动单元上,岩心夹持器包括注入端、出口端和围压口;围压泵,围压泵连接至围压口;注入泵,注入泵连接至注入端;其中,注入端、出口端和围压口设有截止阀。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模拟天然震动产生纵波和横波的振动过程,在水驱至残余油状态下实施振动法效果更明显,在水驱初期复合振动法共同采油,能够有效改善水驱效果,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实验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振动采油技术即利用各种形式的振动作用于油层来开采石油的技术,该技术起源于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老格罗兹尼油田的天然地震中发现油井产油量提高的现象,后续世界各地均发现地震过程会有利于提高原油产量。前苏联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声波采油机理研究,进行了大量的室内外研究,6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现场试验,70年代发展了大功率超声波油井处理装置,80年代以后,在多个油田的现场进行了应用,现场应用取得了成功。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相关研究,60年代进行了提高岩层渗透率的声波方法实验,后续将声波法采油技术纳入三次采油新技术的范畴。我国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也开展了振动采油技术的研究,研发了DSY地层多级水力震源,形成油藏是振动复合处理技术,并在辽河、大庆、新疆、延长等油田进行了应用,增油效果显著。
目前对于振动法采油的研究多集中的现场井下工具的研发方面,主要是通过施加人工地震、水力振荡、低频电脉冲等,在近井附近形成振动波,从而改善油藏物性,剥离油膜,进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对于实验振动辅助水驱研究方面,主要是通过外加脉冲泵,脉冲注入流体,在岩心内部形成脉冲波,实现脉冲振动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研究。现有研究对振动过程的模拟均是通过间接注入流体,在岩心内部形成微弱振动。而这一过程与天然地震过程中产生纵波和横波增油的原理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够模拟天然震动产生纵波和横波的振动过程,并能够测定振动过程中对水驱驱油效率的影响的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于本发明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其能够通过实验得到振动物理法对水驱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为振动法采油技术在水驱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驱振动驱油的实验装置,包括:
三维振动单元;
岩心夹持器,所述岩心夹持器固定在所述三维振动单元上,所述岩心夹持器包括注入端、出口端和围压口;
围压泵,所述围压泵连接至所述围压口;
注入泵,所述注入泵连接至所述注入端;
其中,所述注入端、出口端和围压口设有截止阀。
优选地,所述三维振动单元包括:基底平台、振动平台及多条支撑腿;
其中,所述振动平台通过所述多条支撑腿与所述基底平台固定连接,所述多条支撑腿中间位置设有减振装置。
优选地,所述三维振动单元在三个空间方向上分别设有调频电机。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储水瓶,所述储水瓶固定在所述基底平台上,并设置于所述注入泵与所述注入端之间;
储油瓶,所述储油瓶与所述储水瓶并列设置,固定在所述基底平台上,设置于所述注入泵与所述注入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储水瓶和所述储油瓶的出口处分别设有截止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8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