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胶红酵母新菌株及微生态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8728.6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1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易敢峰;胡婷;靳慧;刘迎超;刘婷;褚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02F3/3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5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胶红 酵母 菌株 生态 制剂 | ||
本发明属于水产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高产类胡萝卜素胶红酵母的筛选及含有其的微生态制剂。从公园泥样筛选出产类胡萝卜素能力强的胶红酵母菌,然后经化学方法诱变,获得一株耐低温耐高盐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Y4‑5保藏号为CGMCC No.13012。该菌株能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类胡萝卜素,得到的产品在虾、鱼、蟹、贝类、海参、鲍鱼等水产动物保苗、壮苗、育苗以及成体养殖中应用,提高苗种成活率、生长速率,提高皮肤肌肉色泽,提高养殖品质;消解泡沫、分解死藻,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微生态制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胶红酵母及含有其的微生态制剂。
背景技术
类胡萝卜素是一类呈黄色、橙色或红色的多烯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且最稳定的天然色素。作为人和动物体内的一类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辐射、抗肿瘤等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饲料添加剂等行业中。类胡萝卜素的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植物提取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类胡萝卜素不仅技术复杂,味道不好,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植物提取类胡萝卜素成本高和操作复杂;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类胡萝卜素,不仅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且能够保证产品的优质和稳产。
因此,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类胡萝卜素已成为研究热点。已报道的能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微生物菌株主要是三孢布拉氏霉菌和海洋红酵母,特别是安全菌株海洋红酵母被广泛研究。海洋红酵母是酵母菌中的一种,属于隐形球酵母科,为单细胞真菌,能产生β-胡萝卜素、虾青素、圆酵母素和红酵母红素等多种色素。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市售的海洋红酵母产品很少,其中不乏以次充好,无活菌及有效成分,颜色勾兑产品,也有一些生物技术公司正致力于开发此类产品,但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现存主要问题:(1)大多数常见菌株生长速度慢,培养时间长及活菌浓度低;(2)菌株特性不明显:代谢产物如类胡萝卜素等产量低;(3)菌株易退化,发酵生产性能不稳定,不满足发酵生产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株海洋红酵母新菌株及其微生态制剂。
首先,本发明筛选得到一株海洋红酵母菌株HYH4-5,在显微镜下菌落为球状或卵圆状,球状直径为2.3-4.3μm,卵圆状直径大小为2.0-3.5μm×3.5-5.0μm,细胞大多呈现簇状、葡萄状或单个状排列,繁殖方式为芽殖,多端出芽,好氧。在平皿培养基上观察,菌落形态为圆形,菌落隆起,边缘圆整,表面湿润,光滑、粘稠、容易挑起,质地均匀,中央与中心部位颜色质地一致,在适宜琼脂培养基上为红色或橙红色,无假菌丝,直径为21.2-33.5μm。海洋红酵母菌株HYH4-5的18S ITS rRNA基因序列放入GenBank中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与Rhodotorula mucilaginosa的18S rRNA序列的相似性达99%。
本发明中的海洋红酵母菌株HYH4-5,其生理生化特性如下:不发酵葡萄糖、麦芽糖、半乳糖、蔗糖、乳糖、棉子糖和蜜二糖中的任何一种。可对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棉子糖、蜜二糖、纤维二糖、海藻糖、木糖、D-阿拉伯糖和L-阿拉伯糖进行同化,对半乳糖、乳糖和可溶性淀粉不能进行同化。
综上所述,常规鉴定结果与酵母鉴定手册的标准数据(胶红酵母类酵母标准菌株的碳源发酵和同化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菌株与胶红酵母的特征最为接近。结合细菌形态特征、分子鉴定结果、生理生化特性、生长条件,确定海洋红酵母菌株HYH4-5为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
然后,将胶红酵母菌株HYH4-5原株进行二硝基胍诱变后,筛选得到产类胡萝卜素能力最佳新菌株Y4-5。
本发明中的胶红酵母(Rhodotorula mucilaginosa)新菌株Y4-5,已于2016年9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30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淮安市淮阴大北农饲料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87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