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8536.5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2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范杰;李志武;杨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魏嘉熹,南毅宁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保护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终端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大屏幕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时间和耗电量不断增加,对移动终端充电的频率和充电质量的要求也越来愈高。直充充电因为其效率高,充电电流大,发热小的特点,已经成为各个终端厂商对终端充电设计时的优先考虑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电器输出的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充电器未输出充电电流时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线接口处的电压;
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的第一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
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所述第一充电电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线接口处的第二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获取所述充电线的阻抗;
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在预设的阻抗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充电器按照指定的充电电流大小输出第二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大于预设的阻抗范围的上限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器停止输出充电电流;
输出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线异常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小于预设的阻抗范围的下限值时,控制所述充电器将输出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至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额定电压,并按照预设的单位电压从所述第三电压起逐级调整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直至所述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达到预设的最大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所述充电器通过所述充电线接入所述电子设备时,与所述充电器进行充电协议握手;
当与所述充电器进行充电协议握手成功后,根据握手成功的充电协议判断是否启动阻抗检测功能;
当确定启动所述阻抗检测功能时,激活所述阻抗检测功能;
在激活所述阻抗检测功能后,执行所述获取充电器输出的第一电压。
可选的,所述输出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线异常的提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者:
在所述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所述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的内容包括文字、图形中的任意一者;
输出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线异常的提示音;
震动所述电子设备;
控制所述充电器上的指示灯按照预设的指示方式进行指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保护方法,应用于充电器,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电压,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充电器未输出充电电流时所述充电器的充电线接口处的电压;
输出第一充电电流,所述第一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的电流阈值;
获取所述充电器输出所述第一充电电流时,所述电子设备的充电线接口处的第二电压;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所述第二电压和所述第一充电电流,获取所述充电线的阻抗;
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在预设的阻抗范围内时,按照指定的充电电流大小输出第二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大于预设的阻抗范围的上限值时,停止输出充电电流;
输出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线异常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充电线的阻抗进行对应的充电操作,包括:
当所述充电线的阻抗小于预设的阻抗范围的下限值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电压获取请求,所述电压获取请求用于获取第三电压,所述第三电压为所述电子设备的电池额定电压;
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所述第三电压;
将输出电压从所述第一电压调整至第三电压;
判断将输出电压调整为所述第三电压时输出的第二充电电流是否达到预设的最大充电电流;
当所述第二充电电流小于所述最大充电电流时,按照预设的单位电压从所述第三电压起逐级调整所述充电器的输出电压,直至所述充电器输出的充电电流达到预设的最大充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8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