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肺腺癌相关的lncRNA生物标志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8322.8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钢;杨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立医院;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C12N15/11;C40B40/06;A61K48/00;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腺癌 相关 lncrna 生物 标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肺腺癌相关的lncRNA生物标志物,所述标志物为LOC105371720,本发明通过QPC检测验证LOC105371720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生物学实验证明促进LOC105371720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基于此,LOC105371720作为一种潜在的分子可以应用于肺腺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一种与肺腺癌相关的lncRNA生物标志物,具体地所述lncRNA生物标志物为LOC105371720。
背景技术
肺癌是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大类,其中NSCLC占总肺癌病例的80-85%。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至晚期,手术难以根治,且术后易复发。放疗和化疗常作为术后的辅助手段,不能特异的杀伤肿瘤细胞,同时还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途径,尤其是从基因水平阐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机理,寻找有效的基因治疗的靶点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对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及治疗取得了较大进步,但非小细胞肺癌总体生存期还是有限。由于缺乏敏感的诊断手段,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很多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手术后也可能发生肿瘤转移。针对肺腺癌患者的分子靶向治疗能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然而,仍然有大量的患者对治疗无效。因而,生存期超过5年的患者不超过20%。有关非小细胞肺癌潜在的分子机制还未完全理解,因此,为了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进一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对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集中在蛋白编码基因上。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人类基因组中超过90%的转录组为非编码RNA其中的microRNAs(miRNAs)已被认为涉及多个生物过程,其中包括肺癌的恶性行为。随着与肺癌相关的miRNA得以证实,人们开始把目光集中在另外一种非编码RNA即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RNAs,lncRNAs)。长链非编码RNA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单位,没有或仅有有限的蛋白编码能力。依据所在细胞内的位置不同,长链非编码RNA具有调节染色质及基因调节的功能。到目前为止有超过10000多条长链非编码RNA被发现,然而,仅有不到1%的被注释。尽管长链非编码RNA潜在功能依然神秘,一些研究发现,他们能调节各种细胞过程,如增殖,细胞生长及细胞凋亡。长链非编码RNA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lncRNAs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lncRNAs的功能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为发展新的更有效的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肺腺癌诊治的lncRNA生物标志物,本发明所提供的lncRNA生物标志物对于人肺腺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肺腺癌的检测和治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LOC105371720在制备诊断肺腺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所述LOC105371720的序列如SEQ ID NO.1。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的LOC105371720在制备诊断肺腺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进一步,上面所述的产品能够通过检测样本中的LOC105371720基因的表达水平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肺腺癌,当样本中LOC105371720表达下调时,患者患有肺腺癌或者存在患肺腺癌的风险。
进一步,所述诊断肺腺癌的产品包括芯片、制剂或试剂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立医院;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立医院;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8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