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性棉纤维毡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7781.4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吴祖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东宇绝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12 | 分类号: | B32B17/12;B32B17/04;D06M15/00;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张建生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性 棉纤维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棉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汽车内饰件厂家,在生产前围隔音垫中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棉纤维毡 使用胶水与 EVA 或 PVC 软板粘接,或者是在 EVA 或 PVC 软板吸塑成型后聚氨酯发泡,或者是 海绵片与 EVA 或 PVC 软板涂胶水后符合。两者的粘合主要是通过粘合剂来粘合的,这些粘 合剂是带刺激性气味含有机挥发物的胶水,如 PU 胶水、氯丁胶水灯,这些胶水,在使用涂胶 时,需要喷涂或刷涂,带有毒性的挥发性溶剂,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并且粘合效果也不佳。而且,现有生产汽车前围隔音垫使用棉纤维毡成型,以及棉纤维毡与 EVA 软板毡 复合工艺,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点 :(1)、棉纤维毡要通过渗胶后模压成型,或者通过在纤维毡中混入酚醛树脂再热压成型;(2)、棉纤维毡与 EVA 软板的复合是通过涂胶后模压成型且与 EVA 软板的粘接强度 低易分层;(3)、用来粘合棉纤维毡与 EVA 软板的粘合剂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有强刺激性气味的有机溶剂,如丙酮等,这些气体具有毒性;(4) 加入酚醛树脂的棉纤维毡要通过加热模压成型,热压成型产生三甲胺等有毒气体并且基本上不可回收,回收成本很高,且不环保;(5)、现有传统棉纤维毡无法制成高强度高硬度的刚性板材。具体来说,传统的棉纤维毡,需要成型时,需要加入化学粘合剂成型,或加热固性树脂粉 (通常为酚醛树脂 )加热成型 ;传统的棉纤维毡在要与 EVA软板等材料复合时,需要 在材料表面喷涂胶水,使其两种材料粘接在一起。加入化学粘合剂成型或者涂胶水复合,均使用化学胶水,造成气味问题并增加了材料成本 ;并且加热固性树脂粉 ( 通常为酚醛树脂 ) 加热成型,会产生有毒气体,如三甲胺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易成型、低成本、具有高粘结性优点的改性棉纤维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性棉纤维毡的制备方法,(1)手糊成型:在模具上涂刷含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物,再在其上铺贴一层按要求剪裁好的玻璃纤维短切毡,用刷子、压辊或刮刀压挤织物,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后,再涂刷树脂混合物和铺贴第二层玻璃纤维短切毡,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2)拉挤成型:采用与无捻粗纱复合使用方式,用连续毡和缝编毡作拉挤制品;
(3)闭模成型:由阴模和阳模两片半模和一个加压泵及注射枪组成,无需压机,采用连续毡和缝编毡,要求毡片应易于被树脂浸透;
(4)缠绕工艺:采用短切毡和连续毡,用于缠绕成型主要用作制品的富树脂层,包括内衬层和外表面层;
(5)离心浇铸成型:将短切毡预先铺放在模具内,然后将树脂加入到旋转着的开口模腔内,通过离心排出气泡使制品密实。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富树脂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模具内温度控制在110℃-170℃。
本发明的一种改性棉纤维毡的制备方法,具有易成型、低成本、具有高粘结性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其中,(1)手糊成型:在模具上涂刷含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物,再在其上铺贴一层按要求剪裁好的玻璃纤维短切毡,用刷子、压辊或刮刀压挤织物,使其均匀浸胶并排除气泡后,再涂刷树脂混合物和铺贴第二层玻璃纤维短切毡,反复上述过程直至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2)拉挤成型:采用与无捻粗纱复合使用方式,用连续毡和缝编毡作拉挤制品;
(3)闭模成型:由阴模和阳模两片半模和一个加压泵及注射枪组成,无需压机,采用连续毡和缝编毡,要求毡片应易于被树脂浸透;
(4)缠绕工艺:采用短切毡和连续毡,用于缠绕成型主要用作制品的富树脂层,包括内衬层和外表面层;
(5)离心浇铸成型:将短切毡预先铺放在模具内,然后将树脂加入到旋转着的开口模腔内,通过离心排出气泡使制品密实。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富树脂层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所述的模具内温度控制在110℃-1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东宇绝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东宇绝缘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耐高温智能皮肤
- 下一篇:一种水晶镶嵌型地板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