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质危险性连续化固有危险度评估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7709.1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6875126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王廷春;王云龙;董平军;李千登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主分类号: G06Q10/06 分类号: G06Q10/06;G06Q50/04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88 代理人: 苏雪雪
地址: 266071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物质 危险性 连续 固有 危险 评估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质危险性连续化固有危险度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告诉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化工生产装置大型化、复杂化使得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可能也越来越大,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双苯厂特大燃爆事故造成8人死亡,1万多人被疏散,同时造成下游何国外河流严重污染;2008年8月26日广西宜州广维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机车间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0人死亡,直接经济达7500余万元;2011年11月19日联合化工全资子公司山东新泰联化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因此人们对化工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透明清晰。

相比于传统化工工艺风险评估侧重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本质安全在消除风险隐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此发展了很多指标型评价方法,如PIIS,ISI,i-safe和SHE method等等。在此基础上,李求进等人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Shepand插值算法队本质安全进行评估,Syaza I.Ahmad等人采用S型曲线对物质的危险性进行评估,以便克服评估指标突然跳跃情况的发生,更加准确的反应物质危险性。

然而,现有研究中,因为指标分级较少所以插值法误差较大,无法反应物质原本危险趋势,S型曲线虽克服上述困难,但缺少专家经验的修正。

为进一步解决现有评估方法未能有效集成专家经验和反应物质连续危险性,本申请提出一种物质危险性连续化固有危险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将更准确的表征化工工艺危险特性,更有效指导企业进行分级管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评估方法无法有效集成专家经验和反应物质连续危险性,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质危险性连续化固有危险度评估方法,该方法可以更准确的表征化工工艺危险特性,有效指导企业分级管控。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质危险性连续化固有危险度评估方法,其结合专家经验和S型曲线并进一步优化指标取值曲线,获得危险度评估。

该方法具体包括:

第一步,选取企业;

第二步,选取工艺单元;

第三步,计算物质闪点危险性F;

第四步,计算物质爆炸极限危险性E;

第五步,计算物质毒性危险性T;

第六步,计算物质的量危险性I;

第七步,计算物质系数M:M=F+E+T;

第八步,计算一般工艺危险性P1;

第九步,计算特殊工艺危险性P2;

第十步,计算单元工艺危险性P:P=(P1+1)(P2+1);

第十一步,计算安全距离危险性L;

第十二步,计算不合规危险性N;

第十三步,计算周边环境危险性S;

第十四步,计算工艺固有危险度D:D=P×M×(1+I)×(1+T)×L×N×S。

其中,所述第三步中闪点危险性F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a步,将专家经验对闪点离散分级约束条件的分界点分别带入方程(1),对获得的多个方程联立求解A、B的值;

危险系数yi是闪点xi对应的危险值,i为分界点数量;A,B都是常系数;

第b步,通过以方程(2)为目标函数,将多组A、B值代入方程(1),并将分界点闪点带入方程(1),选取使得方程(2)成立的曲线,从而闪点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公式(3)计算获得

其中,n为数值型,值等于分界点数量减去2;

yi是闪点xi对应的危险值,

其中,x为闪点,单位为摄氏度;

其中,所述第四步中物质爆炸极限危险性E的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a,将专家经验对爆炸极限离散分级约束条件分界点带入第三步中提到的方程(1),对求取出的多条曲线;

第b步,通过第三步提到的方程(2)进行优化,选取使得方程(2)成立的曲线,从而爆炸极限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公式(4)计算获得

其中,x为爆炸极限,单位为%;

其中,所述第五步中物质毒性危险性T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a步,将专家经验对物质毒性离散分级约束条件分界点带入第三步提到的方程(1),对求取出的多条曲线;

第b步,通过第三步提到的方程(2)进行优化,选取使得方程(2)成立的曲线,从而物质毒性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公式(5)计算获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