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27560.7 | 申请日: | 2017-03-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3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术才;周炳桦;薛翊国;张开;夏腾;张学亮;李志强;陶宇帆;王丹;祝建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18/00 | 分类号: | E01D18/00;E01D19/12;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50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隧道 施工 多功能 栈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及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隧道仰拱施工速度慢,工人施工安全系数低的问题,通过方案的设置,可同时实现隧道内多辆作业机械的同时运行,有效提高隧道作业效率,对车辆通行进行了合理的安排,具体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包括至少两条通行轨道,通行轨道用于作业机械的通行,通行轨道设于具有设定高度的支撑柱上,每条通行轨道的两侧各自设有引桥以便于作业机械通过引桥进入通行轨道;相邻的通行轨道之间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在通行轨道的侧面设置侧翼板,侧翼板上开有用于人员出入的出入口,出入口的设置便于人员在通行轨道下进行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隧道,优质多功能的施工机械对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仰拱是隧道施工中衬砌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跟进时机对隧道的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安全的仰拱施工不仅是对施工人员安全的保证,更是显得对隧道整体的安全尤为重要。因此,确定合理的仰拱施工机械,不仅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以有利于隧道的安全施工。
为了跨越隧道内的障碍段,需要采用倒栈桥,要在仰拱施工时使用栈桥,首要问题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作业机械有喷浆车,除渣车,装载机等机械,而这些机械在行驶过程中会受到该段施工过程的影响,影响了车辆的顺利通行。目前在仰拱施工时,工人在栈桥下进行施工,栈桥两端漏空,严重威胁在栈桥下施工人员的安全;在仰拱填充时,混凝土罐车在栈桥上铺设混凝土,占用栈桥轨道,其他车辆不能通行,进而影响了整个隧道仰拱的作业时间,不利于隧道成型质量。
因此,如何在仰拱施工时提高隧道整体的工作效率并保证其施工人员的安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该栈桥采用多条通行轨道,保证了多辆机械的同时通行,有效提高了隧道的施工效率,通过侧翼板的设置对意外落石或碎石进行防范,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该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隧道仰拱施工的多功能栈桥,包括:
至少两条通行轨道,通行轨道用于作业机械的通行,通行轨道设于具有设定高度的支撑柱上,每条通行轨道的两侧各自设有引桥以便于作业机械通过引桥进入通行轨道;
相邻的通行轨道之间间隔设定距离设置,在通行轨道的侧面设置侧翼板,侧翼板上开有用于人员出入的出入口,出入口的设置以便于施工人员在通行轨道下进行作业;
在通行轨道上设置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报警机构连接。
上述多功能栈桥,通过设置侧翼板,施工人员通过侧翼板进入施工区域,对施工人员进行了有效的保护,通过多条通行轨道的设置,在混凝土罐车作业时,避免对其他作业机械产生影响,有效提高了隧道施工效率;此外,通过设置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带有显示装置,当一条通行轨道上车辆通过后,距离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器,控制器表明这条通行轨道上已有车辆通过,便于对各个车辆的有序规划。
为了保证整个栈桥的施工环境,相邻的两条所述的通行轨道之间沿着隧道设有轨道间隔板,轨道间隔板可以是钢板或者是其他材料的板。
在所述轨道间隔板上设有便于作业机械在通行轨道上向下输送混凝土的混凝土填充槽,混凝土填充槽可在轨道间隔板上设置有多个,混凝土填充槽顶部可设置顶盖,需要向工作区域填充混凝土材料时,可打开顶盖。
所述通行轨道底部设置支架,支架两侧均设置移动机构以便于通行轨道的移动,移动机构可以是移动滚轮,移动滚轮为可锁止的滚轮,便于一处施工完成后,对通行轨道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5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