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更换局部受压受损部件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6299.9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吴开成;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更换 局部 受压 受损 部件 钢板 混凝土 剪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震后可快速更换局部受压损坏区域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是两种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结构中设置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其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抵御地震和风作用导致的水平荷载,二是控制水平作用下侧向变形不宜过大。当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时,为满足此两点功能,需要增加剪力墙的数量或是增大剪力墙厚度。一些情况下出于建筑功能需要,剪力墙的数量可能难以增加而只能考虑增大剪力墙的厚度。此时,剪力墙的厚度可能过大(比如达1米左右)从而影响局部区域(如电梯通道)的建筑功能。这种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功能更优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代替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另一方面,发生地震后剪力墙构件可能遭受局部损伤或破坏。为抵御余震或灾后建设,快速修复损坏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如果采用传统的混凝土原位重新浇注方法,仅混凝土养护期就达一个月,工期较长。此外,在灾后地区获取混凝土材料并不容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方法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可更换局部受压损坏部件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对于局部受压损伤或破坏的部位,可快速更换,恢复剪力墙构件原有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可更换局部受压损坏部件的钢板混凝土剪力墙,其中:包括钢板剪力墙主体1和两个完全一致的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位于每层钢板剪力墙主体1底部两侧,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通过螺栓的拆卸和安装实现与钢板剪力墙主体1以及基础或楼面的拆卸和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呈直角三角形结构,其边长为四分之一钢板剪力墙主体1长度,厚度与钢板剪力墙主体1厚度相同。
本发明中,为实现钢板剪力墙墙体外侧钢筋在竖向和水平方向的传力连续,钢板剪力墙主体1主要包含一层钢板,仅在与可更换局部受损部件连接处包含三层钢板,所述三层钢板由一个内层钢板31和两个外层钢板32连接而成,相应的,所述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也包含一个内层钢板71和两个外层钢板72,共三层钢板。这些钢板一一对应,螺栓同时穿过三层钢板,可实现传力连续。
本发明中,钢板剪力墙主体1的三层钢板与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的三层钢板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中,在钢板剪力墙主体中,墙外层钢筋通过焊接或搭接与外层钢板32连接,通过力等效原则确定外层钢板32的厚度。
本发明中,外层钢板32的厚度通过力等效原则确定。
本发明中,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2的三层钢板厚度与钢板剪力墙主体1的三层钢板厚度一一对应相同。所有钢板材料均与钢板剪力墙主体中钢板相同。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可实现受损部位的快速高效替换,恢复钢板剪力墙构件性能。替换工序简单,无需大型设备。对操作人员专业要求低。替换工作一次性完成,没有类似混凝土浇注等的后续维护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地震后钢板混凝土剪力墙构件受压受损示意图。
图2为钢板剪力墙主体与更换局部受压受损部件安装示意图。
图3为钢板剪力墙主体示意图;其中:(a)为结构示意图,(b)为1-1剖面图。
图4为钢板剪力墙主体内钢筋与钢板搭接或焊接连接示意图。
图5为可更换局部受压受损部件示意图。其中:(a)为结构示意图,(b)为2-2剖面图。
图中标号:1—钢板剪力墙主体,2—局部受压损坏区域可更换部件,31—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体的内层钢板,32—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体的外层钢板,4—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体的竖向钢筋,5—钢板混凝土剪力墙主体的水平钢筋,6螺栓孔,71—可更换的局部受压受损部件的内层钢板,72—可更换的局部受压受损部件的外层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6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音陶瓷复合板
- 下一篇:一种换流站防火墙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