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粉虱MED隐种漆酶LAC1及其基因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5765.1 | 申请日: | 2017-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洋;杨春红;万方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9/02 | 分类号: | C12N9/02;C12N15/53;A01N57/16;A01P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思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8 | 代理人: | 高宇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粉虱 med 隐种漆酶 lac1 及其 基因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烟粉虱MED隐种漆酶LAC1及其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在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植物进化出了多种防御机制使自己免受昆虫的危害,同时植食性昆虫也发展出精妙的行为和生理机制以适应现有的寄主植物或幵发新的寄主植物。为应对植物的防御,植食性昆虫也进化出了多种行为和生理机制以应对植物的防御,以使它们能够顺利地在一些特定的植物上存活,或适应多种不同的寄主植物。
漆酶(laccase,EC 1.10.3.2)广泛分布于真菌分泌物、高等植物、昆虫和少量细菌中,是具有p-对苯二酚双氧氧化还原活性的多酚氧化酶,属于蓝多铜氧化酶(blue multi-copper oxidases,BMCOs)家族。该酶利用铜离子特有的氧化还原能力氧化酚类和芳香类化合物,同时将分子氧还原成水。漆酶的作用底物广泛,可降解木质素,可氧化啤酒、果汁等饮料中的多酚氧化酶。昆虫中的漆酶1(laccase 1,LAC1)属于多酚氧化酶家族。基于漆酶1在生物体代谢中的作用,推测其是烟粉虱应对植物防御反应并帮助昆虫顺利取食的关键酶。
粉虱属于半翅目(Hemiptera),粉虱科(Aleyrodidae),是一类体型微小的植食性刺吸类害虫,烟粉虱是一个包含30个以上隐种的物种复合体,其中,烟粉虱MED隐种是入侵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烟粉虱MED隐种能在新的环境下迅速适应寄主植物,顺利取食并生存繁殖,其体内参与反防御反应的酶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漆酶1基因在烟粉虱体内的时空表达情况和在取食过程中对植物防御的调控作用,能为深入了解烟粉虱与植物互作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并为研究烟粉虱防治新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因烟粉虱有许多隐种,不同隐种间基因序列存在差异,从而导致了蛋白质序列的差异,因而其基因功能可能也存在差异。
近些年,RNAi技术在昆虫研究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通过RNAi技术沉默昆虫体内某些基因,使昆虫的某些能力增强或丧失,也能在特定时间抑制其功能基因表达使昆虫的发育停留在某个阶段,进而达到利用或防治其危害的目的。
然而并非所有基因都能通过RNAi技术达到影响生物体功能的效果,例如豌豆蚜中的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有三个亚型ACE1、ACE2、ACE3,分别干扰三个基因均不能影响豌豆蚜在植物上的生存、取食和生殖。本研究中的基因通过RNAi后可使烟粉虱在植物上的存活率降低。对了解烟粉虱如何适应寄主植物有重要理论意义,对选育抗虫植物新品种和发展新型烟粉虱控制策略有重要实践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从烟粉虱MED隐种中克隆到MED BtQLAC1酶。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MED BtQLAC1酶的编码基因。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MED BtQLAC1酶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MED BtQLAC1酶的编码基因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烟粉虱MED隐种漆酶LAC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烟粉虱MED隐种漆酶LAC1编码基因的cDNA全长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
本发明从烟粉虱MED隐种中克隆到MED BtQLAC1基因的cDNA,并通过饲喂MED BtQLAC1基因dsRNA,进而导致烟粉虱MED隐种成虫在番茄植株上取食死亡率明显增加。本发明的试验结果明确了MED BtQLAC1基因在烟粉虱MED在取食中的作用,期望为进一步研究烟粉虱MED的取食过程中的反防御机理和日后通过植物适应性控制烟粉虱危害的方法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图1 MED BtQLAC1基因的dsRNA处理对烟粉虱MED存活率的影响:比较饲喂MED BtQLAC1基因dsRNA、饲喂20%蔗糖溶液48h后烟粉虱MED隐种在番茄植株上成虫存活率。所有数据均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显著性检验水平为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烟粉虱MED BtQLAC1基因全长cDNA序列克隆
取烟粉虱MED隐种的成虫200头,提取RNA并在超低温冰箱保存以备用。采用Transgen公司的反转录试剂盒(Super Script First-Strand Synthesis System)进行cDNA合成。设计引物MED BtQLAC1-F和MEDBtQLAC1-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5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