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5100.0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0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博;王洪权;赵延瑞;李学军;张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36;A61L27/24;A61L27/18;A61L27/16;A61L27/50;A61L27/54;A61L27/56;A61L27/5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沈春红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生物补片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具有网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层包括胶原纤维和生长因子。该复合生物补片将高分子材料与动物组织融合到一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动物源部分保留了天然的ECM的三维结构,免疫原性低,抗感染能力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物源性与高分子材料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由合成高分子材料与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基质复合而成,具体涉及一种复合生物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医学上使用的修补材料可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不可吸收的聚酯补片、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第二类为可吸收的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第三类为复合补片;第四类为脱细胞外基质生物补片(ECM)
有文献报道:不可吸收材料的补片,聚酯补片,腹部切口疝病人应用材料修补并发症分析表明,复发率为34%,感染率为12%,肠梗阻为12%,最为严重是16%肠瘘发生率。聚丙烯补片,是目前最常用的腹壁缺损修补材料,但也有许多缺点。首先,补片的表面比较粗糙,在用于腹壁全层缺损修补时,其与内脏器官直接接触,不仅可引起较严重的腹腔粘连,而且可能侵蚀肠壁,引起肠瘘;其次,进行大的腹壁缺损修补,后期的疤痕收缩会造成网片扭曲,其不规则的表面可能刺激并损伤周围组织,引起感染及皮肤窦道形成。
可吸收类补片:聚羟基乙酸和聚乳酸羟基乙酸补片,在90天左右被完全吸收。临床上最早报道用于修补受伤的脾和肾。此类材料不能单独作为腹部疝永久性修补材料,可作为腹膜缺损修补材料和有污染创面的腹壁切口疝和缺损的暂时性修补材料,可以在不引起并发症的情况下临时恢复腹壁连续性,帮助患者度过疾病的危险期,再用不吸收补片进行二期修补。
复合补片:为了减少术后疼痛和不适的感觉,2004年Myelitis等报道了用β-葡聚糖包被的聚丙烯网作为假体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客观和主观指标。经过113例Lichtenstein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初步结论用β-葡聚糖包被的聚丙烯网治疗腹股沟疝比传统聚丙烯网的治疗能明显减少手术后疼痛和不适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细胞外基质补片:使用高分子材料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浆液肿、感染、慢性疼痛、补片皱缩、肠粘连、肠梗阻、肠瘘和复发等问题。脱细胞的细胞外基质(AcellularExtracellular Matrix,AEM)是由同种或异种异体的组织采用脱细胞技术,去除能引起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所有成分,完整保留了细胞外基质和立体支架结构,宿主细胞在支架上生长,分泌新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形成自身组织,完成对缺损组织的修复和重建。此类型补片在国外较为流行,但是较难控制降解时间,常会有复发,需要二次手术。
基于上述各种补片的现状,弥补补片间的性能不足,本发明公开了由高分子材料聚丙烯、聚乳酸与脱细胞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组合的复合补片并进一步分析了高分子材料层厚度与网孔尺寸之间的关系,得到可以不使用附加材料进行固定复合材料所需高分子材料层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生物补片,该补片将高分子材料与动物组织融合到一起,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而且动物源部分保留了天然的ECM的三维结构,免疫原性低,抗感染能力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生物补片,包括高分子材料层和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层,所述高分子材料层包括具有网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所述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层包括胶原纤维和生长因子。
本发明所述的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丙烯、聚乳酸(PLA)、聚羟基乙酸(PGA)或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与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为哺乳动物的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优选为猪或牛的小肠粘膜下层基质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5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角膜基质、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下一篇:一种脱钙骨基质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