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4961.7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04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5/10 | 分类号: | C07D405/10;C07D249/06;C09K11/06;H01L51/54 |
代理公司: | 上海隆天律师事务所 31282 | 代理人: | 钟宗;王宁 |
地址: | 2015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三氮唑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阳极层和阴极层;
位于所述阳极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的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的其中一层为发光层,所述有机功能层还包括电子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或空穴阻挡层含有1,2,3-三氮唑衍生物,所述1,2,3-三氮唑衍生物具有如式(13)表示的结构,
其中,Ar1选自碳原子数为6-36的亚芳基;
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氨基、-NR4R5、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2-40的杂芳基,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2-18的杂芳基,所述杂芳基选自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噻唑基、噁二唑基、吡嗪基、咔唑基、茚并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嘧啶基、哒嗪基、吲哚基、喹啉基、二苯并吡喃基或二苯并吡咯基;
m、n各自独立地选自1、2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Ar1选自亚苯基、亚萘基、亚菲基、亚蒽基、亚芘基、亚非那烯基、亚二苯并吡喃基或亚二苯并吡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R1、R2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NR4R5、异丙基、二苯并吡喃基或二苯并吡咯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未取代的苯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位于所述阴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穴阻挡层位于所述阴极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1,2,3-三氮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2,3-三氮唑衍生物具有如式(13)表示的结构: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式(1-1)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2)表示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式(13)表示的1,2,3-三氮唑衍生物,
其中,Ar1选自碳原子数为6-36的亚芳基;
R1、R2、R3各自独立地选自H、氰基、氨基、-NR4R5、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40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2-40的杂芳基,R4、R5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18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2-18的杂芳基,所述杂芳基选自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噻唑基、噁二唑基、吡嗪基、咔唑基、茚并咔唑基、咪唑基、吡唑基、嘧啶基、哒嗪基、吲哚基、喹啉基、二苯并吡喃基或二苯并吡咯基;
m、n、k各自独立地选自1、2或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1,2,3-三氮唑衍生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1)表示的化合物与式(1-2)表示的化合物溶解在DMSO中,在DIPEA存在下,经微波加热反应生成式(13)表示的1,2,3-三氮唑衍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96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酯型儿茶素吡咯烷生物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葛根素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