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态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4889.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哲;史红权;陈行军;张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太联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54 | 代理人: | 任转英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软件 开发 要素 之间 联系 时态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开发要素及其联系的时态建模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为软件开发中的需求、设计、模型、构件、支持数据和软件产品等开发要素及其复杂的联系建立集成统一的数据模型,形成反映以上要素的时变属性和时态联系的数据库,从而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态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计算机软件的自身规模和精细程度的日益提升,软件开发过程已经发展为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支持、影响和制约的复杂过程。如果希望对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实施有效的决策、规划、管理与考核,就需要将软件开发的复杂过程以统一的数据模型予以表征,在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支撑平台,通过该平台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实现维护、检索、跟踪、分析和控制。
软件开发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众多,其中主要的开发要素包括需求、设计、模型、构件、支持数据以及软件产品。数据模型需要表征出上述主要的开发要素自身开发的过程信息,还要表征出上述主要的开发要素在软件开发当中被应用的过程信息,因而需要描述主要的开发要素相互之间的联系。对于开发要素之间的联系,举例来说,设计包括软件产品整体的设计,还包括软件各个模块的设计;对模块的设计当中嵌入了相关的模型,根据软件各个模块的设计可生成构件;可以为每个构件建立一个支持数据的子集,该子集中描述了构件相关的需求,等等。
特别是,在软件开发当中,软件开发要素本身及要素之间的联系都不是静态的和固定的。软件开发要素本身是动态和时变的,随之,开发要素之间的联系也是动态且时变的。
然而,现有技术中缺少对于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建模方法,特别是不能适应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所固有的时变、动态的本质属性。例如,申请号201410291096.1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基于软件元模型构造软件模型的通用软件建模方法”公开了在确定软件元模型基础组元后通过以软件层级模型、软件接口模型、软件交互模型、软件算法模型、软件流程模型、软件传输模型为步骤要素构造软件模型。但是,所构造的软件模型当中并未表征出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对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变和动态的属性也没有相应的响应机制。可见,现有的建模手段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
随着技术的向前发展,对软件开发过程的要求不断提高,例如:要求软件产品和其中的模型、构件、支持数据能够实现并行开发,要求支持软件产品族(版本树)的开发,要求实现系统级、项目级和分项目级的多级开发,要求支持分布式开发,等等。为了满足这些高层次的需求,要求提供一种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诸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复杂联系的建模方法,建立集成统一、稳定高效、可扩展的数据模型和存储模型,从而为通过数据库平台实现软件开发过程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提供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态建模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为软件开发中的需求、设计、模型、构件、支持数据和软件产品等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复杂的联系建立集成统一的数据模型,形成反映以上要素的时变属性和时态联系的数据库,从而为软件开发过程提供支撑。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软件开发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时态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从作为软件开发要素的各个实体当中,识别时态实体和非时态实体,并且确定实体的时变属性和非时变的普通属性;根据时态实体及其时变属性和普通属性,确定表征时态实体及其时变属性、普通属性的数据需求,其中,所述时态实体为具有版本的实体,每一个版本具有有效时间;
第二步,构建表征时态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概念模型;
第三步,在上述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按照转换规则将该概念模型转化为通过关系表表征时态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逻辑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