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NKRD1作为舌鳞癌的诊治靶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3625.0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肖枫;杜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G01N33/68;G01N33/574;A61K45/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nkrd1 作为 舌鳞癌 诊治 靶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ANKRD1基因在舌鳞癌的诊断、治疗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鳞癌最为常见,居口腔癌之首。舌癌多发生于舌的中三分之一侧缘,恶性程度较高,局部浸润性强,常累及舌肌,使舌运动受限,影响讲话、进食以及吞咽功能。尽管在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舌癌病人的存活率在过去近几十年内并没有明显的提高。
目前研究表明,吸烟、饮酒等化学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以及遗传因素改变与舌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虽然研究者们已陆续发现近几十个瘤基因或抑瘤基因参与了舌癌的发生和发展,但到目前为止,舌癌发病的分子机制还未能明确,可能还存在其它肿瘤相关基因参与了舌癌的发病过程。因此,如果能寻找到舌癌特异性相关基因,这将有助于阐明舌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也将为舌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分子靶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ANKRD1基因或蛋白表达差异来诊断舌鳞癌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检测ANKRD1基因或蛋白表达差异来预测舌鳞癌预后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ANKRD1基因或ANKRD1蛋白来治疗舌鳞癌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筛选治疗舌鳞癌的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五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舌鳞癌的药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检测ANKRD1基因或ANKRD1蛋白的产品在制备舌鳞癌诊断工具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检测ANKRD1基因或ANKRD1蛋白的产品在制备预测舌鳞癌预后工具中的用途。
进一步,所述检测ANKRD1基因或ANKRD1蛋白的产品包括检测ANKRD1基因或ANKRD1蛋白的表达水平的产品。所述产品包括能够结合ANKRD1基因的核酸或者能够结合ANKRD1蛋白的物质(例如抗体)。所述核酸能够检测ANKRD1基因的表达水平;所述物质能够检测ANKRD1蛋白的表达水平。
本发明的检测ANKRD1基因的产品可基于使用核酸分子的已知方法来发挥其功能:如PCR、如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点杂交、荧光原位杂交(FISH)、DNA微阵列、ASO法、高通量测序平台等。使用该产品可以定性地、定量地、或半定量地实施分析。
包含在上述产品中的核酸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来获得,或通过从生物材料制备含有期望核酸的基因,然后使用设计用于扩增期望核酸的引物扩增它来获得。
进一步,所述PCR方法为已知方法,例如,ARMS(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扩增不应突变系统)法、RT-PCR(逆转录酶-PCR)法、嵌套PCR法等等。扩增的核酸可以通过使用点印迹杂交法、表面等离子共振法(SPR法)、PCR-RFLP法、原位RT-PCR法、PCR-SSO(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法、PCR-SSP法、AMPFLP(可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法、MVR-PCR法、和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法来检测。
上面所述的核酸包括扩增ANKRD1基因的引物,产品中包括的引物可以通过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的方法参考已知信息来适当地设计,并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核酸为QPCR实验中使用的扩增引物,所述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正向序列)和SEQ ID NO.2(反向序列)所示。
上面所述的核酸还可包括探针,所述探针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通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的方法参考已知信息来恰当设计,并通过化学合成来制备,或者可以通过从生物材料制备含有期望核酸序列的基因,并使用设计用于扩增期望核酸序列的引物扩增它来制备。
本发明的检测ANKRD1蛋白的产品可基于使用抗体的已知方法来发挥其功能:例如,可以包括ELISA、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印迹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泱深生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槽槽头母线开关
- 下一篇:一种镍电解生产过程中利用还原铁粉除铜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