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123354.9 | 申请日: | 2017-03-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4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周芳如;尤利春;尤淳永;熊汉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3/24 | 分类号: | C08J3/24;C08J3/28;C08J9/08;C08J9/10;C08L23/16;C08L23/00;C08L23/08;C08L23/28;B29C44/00;B29C44/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李有财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交联 发泡 组成 制造 方法 | ||
1.一种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混炼一三元乙丙橡胶、一聚烯烃塑料、一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一氯化聚乙烯及一发泡剂以形成一中间物;
押出该中间物为至少一发泡母板,并将该些发泡母板弯折形成迭层连续的至少一第一层发泡母板及一第二层发泡母板,其中该第一层发泡母板及该第二层发泡母板发泡前厚度介于0.01mm至8mm之间;
电子束照射该第一层发泡母板并穿透该第一层发泡母板照射至该第二层发泡母板,使其进行架桥反应,其中电子束的加速电压介于200KV至3000KV之间;及
进行加热发泡,获得一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4,4'-氧代双苯磺酰肼、N,N'-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或碳酸氢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三元乙丙橡胶、该聚烯烃塑料、该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该氯化聚乙烯及该发泡剂,其组成比例介于0-10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混炼的步骤中须进行加热,其加热温度介于摄氏60度至摄氏200度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押出该中间物为至少一发泡母板步骤中,将该发泡母板进一步卷成一卷状发泡母板,再弯折成迭层连续的该第一层发泡母板及该第二层发泡母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加热发泡之步骤中,其加热温度介于摄氏100度至摄氏350度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发泡母板弯折步骤中,于目标转折处设置至少一轮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发泡后成品厚度介于0.01mm至15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于加热发泡步骤中,由一炉体温控发泡装置进行加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炉体温控发泡装置包括:
至少一呈竖直摆设之第一炉体,系包含至少一个温度控制模块,该温度控制模块控制该第一炉体之温度;以及
至少一滚动条装置,系设置于该第一炉体之一进料口或一出料口;
其中,该滚动条装置系用以卷动一卷状发泡母板而输送至该第一炉体内或自该第一炉体输送出,并以固定之一输送速度行经该第一炉体,透过该些第一炉体所设定之温度进行发泡反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输送速度介于2-50米/分钟。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炉体包括有复数温度控制模块,该些温度控制模块可独立设定温度,该些温度控制模块系分别控制该第一炉体之各区段不同温度,且其温度设定范围介于摄氏100度至摄氏350度。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交联发泡组成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炉体温控发泡装置系包括:
至少一呈横卧摆设之第二炉体,包含至少一温度控制模块,该温度控制模块控制该第二炉体之温度;
一滚动条装置,设置于该第二炉体体之一进料口或一出料口;以及
一输送机构,设置于该第二炉体体内;
其中,该滚动条装置及该输送机构用以输送一卷状发泡母板至该第二炉体内,并以固定之一输送速度行经该第二炉体体,透过该第二炉体所设定之温度进行发泡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泉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3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