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3243.8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30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安基;张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市新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没式 平板膜 回水系统 回水 污水处理 能效 水渠 污水处理系统 主动力装置 活性污泥 占用空间 空气泵 组单元 驯化 去除 水池 污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实用、能效高、水池利用率高且处理效果好的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其能够更好的辅助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系统中的MBR浸没式平板膜组单元(9),驯化活性污泥以及去除污水中的N、P等元素。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包含有两道回水渠,一号回水渠(7)和二号回水渠(11),并采用空气泵(10)作为回水的主动力装置能效高、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能更好的满足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系统的回水要求。该技术解决了目前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工艺复杂、能效低且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简单实用、能效高、水池利用率高且处理效果好的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属于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回水系统工艺多采用多级回流,靠多台普通水泵回水,这样造成了回水工艺复杂、能耗高、水池利用率低、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回水系统工艺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实用、能效高、水池利用率高且处理效果好的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其能够更好的辅助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系统中的MBR浸没式平板膜组单元(9),驯化活性污泥以及去除污水中的N、P等元素。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系统工艺包含有两道回水渠,一号回水渠(7)和二号回水渠(11),并采用空气泵(10)作为回水的主动力装置能效高、占用空间小、安装简单,能更好的满足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系统的回水要求;厌氧池和好氧池中加设隔墙分成两个区厌氧池一区(1)、厌氧池二区(2)、好氧池一区(4)和好氧池二区(5),减小了污水的回流死角,大大加大了水池的利用率。该技术解决了目前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回水工艺复杂、能效低且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1是MBR浸没式平板膜污水处理工艺的回水系统工艺流程图。
图中1、厌氧池一区 2、厌氧池二区 3、搅拌机 4、好氧池一区 5、好氧池二区 6、曝气装置 7、一号回水渠 8、膜池 9、浸没式平板膜组单元 10、空气泵 11、二号回水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首先污水由进水管道进入厌氧池一区(1),自然流入厌氧池二区(2),在厌氧池经过搅拌机(3)充分搅拌后,再由预留孔洞自然流入好氧池一区(4),再自然流入好氧池二区(5),在好氧池的污水经过曝气装置(6)适量曝气后溢流进入一号回水渠(7),污水在一号回水渠(7)中分流,分别流入各个MBR膜池(8),在各个膜池设有若干MBR浸没式平板膜组单元(9),在此部分污水经MBRR膜组单元(9)系统曝气过滤处理后排出终水,剩余部分由空气泵(10)打入二号回水渠(11),回流进入回水系统起点厌氧池一区(1)开始下一个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市新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乡市新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2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