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3179.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1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李特;王少华;刘浩军;梅冰笑;胡文堂;曹俊平;董雪松;周象贤;蒋愉宽;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G06F113/16;G06F119/18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绝缘子 距离 有效 利用系数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目前,复合绝缘子的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未考虑对照绝缘子自然积污的不均匀特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发明通过分析复合绝缘子与对照绝缘子经历自然积污后的上、下表面等值盐密、等值灰密特性,得到复合绝缘子与对照绝缘子自然积污后的积污比,根据人工污秽耐压试验结果得到复合绝缘子、对照绝缘子的污闪电压特性,根据不同积污状况下对应的污闪电压,得到复合绝缘子爬电比距有效利用系数。本发明考虑了绝缘子自然积污盐密、灰密、积污不均匀度对污闪电压的影响,确保正确求取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考虑自然积污特性的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对于输电线路中复合绝缘子的绝缘配置有着重要意义。通过不同污区等级下的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可以确定复合绝缘子的有效爬电距离,有助于电力运行部门判断具体污秽度下复合绝缘子是否满足安全要求,有助于电力设计部门在不同污区等级选取合适的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与串长,进而可以选取最为合适的杆塔型式,提升输电线路固定投资的经济性。
目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没有明确的计算方法,部分研究者曾尝试参照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确定方法对复合绝缘子进行计算,计算采用目标绝缘子与对照绝缘子的整体积污比及人工污秽耐压特性进行,未考虑绝缘子上、下表面自然积污的不均匀特性。作为对照绝缘子的XP-160、XP-70等盘型悬式绝缘子,其上、下表面积污差异较大,下表面积污一般为上表面的6-8倍,其污闪电压与均匀积污情况下的污闪电压差异显著,而复合绝缘子上、下表面积污差异较小,其污闪电压与积污均匀情况下的污闪电压基本一致。两种绝缘子上、下表面的积污差异会对污闪电压造成显著影响,进而影响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因此不考虑自然积污不均匀度时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考虑自然积污特性的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其通过复合绝缘子与对照绝缘子自然积污盐密、灰密、不均匀度及污闪电压特性,得到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以用于输电线路设计与运维辅助判断。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的确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获取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伞裙上表面面积和伞裙下表面面积,获取对照绝缘子爬电距离、伞裙上表面面积和伞裙下表面面积;
b)选取杆塔数量≥10的多基杆塔,在每一基杆塔上悬挂一支复合绝缘子和一串对照绝缘子进行自然积污;
c)经过3-5年的饱和积污期后,通过污秽测试获取各基杆塔上复合绝缘子伞裙上表面、下表面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及各基杆塔上对照绝缘子伞裙上表面、下表面的等值盐密和等值灰密;
d)计算对照绝缘子的积污不均匀度;
e)计算复合绝缘子和对照绝缘子的伞裙整体盐密与灰密;
f)计算复合绝缘子与对照绝缘子的盐密积污比和灰密积污比;
g)通过绝缘子污秽耐压试验,获取复合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整体盐密及灰密的关系,对照绝缘子的污闪电压与整体盐密、灰密及积污不均匀度的关系;
h)设定不同的污区等级,选取对照绝缘子的典型盐密和灰密,得到复合绝缘子的典型盐密及灰密;
i)利用步骤h)确定的典型盐密和灰密,步骤d)计算得到的对照绝缘子积污不均匀度和步骤g)确定的污闪电压,得到复合绝缘子爬电距离有效利用系数K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