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和多相升压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3130.8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4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莲香芳信;梶畑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鲁山;孙志湧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相 升压 转换器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和多相升压转换器。一种驱动升压电路的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该升压电路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并联连接,供应至负载电路的输出电压从该输出端子输出。该控制方法包括在N个电路被驱动的同时将该驱动信号中的每一个的频率从第一频率变为第二频率时,确定该第二频率是否为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和该负载电路之间提供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M倍高;并且在该第二频率为该谐振频率的M倍高时,将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置为依据M的数值所确定的相位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和多相升压转换器。例如,本发明涉及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和多相升压转换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包括多个互相并联连接的升压转换器,并且利用具有不同相位的多个驱动信号对该多个升压转换器进行控制。
背景技术
存在着作为升压转换器之一的多相升压转换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包括多个互相并联连接的升压转换器,并且利用具有不同相位的多个驱动信号对该多个升压转换器进行控制。与单相升压转换器相比,该多相升压转换器被允许以高负载降低每一个相位的负载,从而可能减小尺寸。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4-042410(JP 2014-042410 A)中描述了多相升压转换器的一个示例。
JP 2014-042410 A中所描述的多相升压转换器包括其中开关和电抗器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子与负载电路之间互相并联连接的电路,该多相升压转换器所生成的升压电压被供应至上述负载电路。在JP 2014-042410 A中所描述的多相升压转换器中,该电抗器利用该开关而在有效状态和无效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JP 2014-042410 A中所描述的多相升压转换器避免了由于多相转换器的输出信号的脉动分量(ripplecomponent)与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相一致而出现的谐振现象,上述谐振电路由连接至该多相升压转换器的输出端子的平滑电容器和寄生于连接至该输出端子的线路的电感器所形成。
然而,JP 2014-042410 A中所描述的技术要求其中开关和电感器互相并联连接的电路。通常,电感器具有大的体积和重量。出于该原因,当包括多相升压转换器的系统的谐振现象利用JP 2014-042410 A中所描述的技术而得以被避免时,该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是庞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避免了谐振现象,同时使得包括多相升压转换器的系统的体积和重量最小化。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该多相升压转换器分别利用具有相同频率的多个驱动信号对多个升压电路进行驱动,该多个升压电路在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之间互相并联连接,输入电压施加到该输入端子,供应至负载电路的输出电压从该输出端子输出。该控制方法包括:在N(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个升压电路被驱动的同时将该多个驱动信号中的每一个的频率从第一频率变为第二频率时,确定该第二频率是否为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和该负载电路之间提供的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的M(小于或等于N的自然数)倍高;并且在该第二频率为该谐振频率的M倍高时,将该多个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置为依据M的数值所确定并且谐振现象被避免的相位差。
根据以上方面,该多个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被设置为依据M的数值所确定并且谐振现象被避免的相位差。因此,利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多相升压转换器的控制方法的系统,可能通过将多个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设置为适当数值来避免该系统中的谐振现象,而并不使用电感器来转移该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
在以上方面中,在该多相升压转换器的多个升压电路的数量为A(大于或等于N的整数)时,依据M的数值所确定并且谐振现象被避免的相位差可以通过使用将360°除以范围从2至A的数值所获得的数值作为选项而被设置。
利用该配置,可能通过少量计算的处理而在频率高速变化之后改变多个驱动信号之间的相位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31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双组电源供应装置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