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抗彩色谷子品种的选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977.4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7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章清杞;陈幼玉;李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陈彩芳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彩色 谷子 品种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彩色谷子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谷子抗性育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谷子为传统的抗旱作物,具有抗旱耐瘠、水分利用效率高、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且平衡、饲草蛋白含量高等突出特点。谷瘟病、白发病、粒黑穗病是谷子生产中常见的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环境气候条件的变化,和单一抗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这3种病成为影响我国谷子产量与品质的主要病害,在生产上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不断发掘和利用新的抗源材料、培育抗病新品种是长期有效控制该类病害的关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谷子加工产品的发展,具有不同颜色、好口感的糯质小米需求逐渐增强,选育适合生产推广种植的特种谷子新品种变得十分迫切。我国现有特种谷子种质资源主要有黑谷子、黄谷子、白谷子、糯谷子等,这些特种谷子的营养价值高,其所含的一些功能成分对人体的保健具有独特的功效,集色、香、味和营养疗效于一身。目前国内外市场上已有一些不同颜色类型稻米混合起来的“五彩米”销售,而谷子则未见有彩色小米出售,若用不同类型谷子分开种植生产、碾米,再按比例机械混合而成,此种方法工序繁琐,生产成本高,选育一种谷子杂交品种,种植后收获的谷子可碾出彩色混合米,则可大大节省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生产销售利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彩色谷子品种的选育方法。
本发明以谷子不育系、黄糯谷子、白糯谷子、黑谷子、抗谷瘟病、抗白发病、抗粒黑穗病品种为杂交亲本,通过杂交、复交聚合,并经多代的抗性鉴定、种皮颜色、糯性、不育性、异交结实率、农艺和产量等性状的筛选,育成黄糯抗病品种、白糯抗病品种、黑谷不育系,利用黑谷不育系与黄糯抗病品种、白糯抗病品种配组杂交组合,F1代生产用种种植后收获的谷子可碾出黑小米、白小米、黑糯小米、白糯小米的彩色混合米,或黑小米、黄小米、黑糯小米、黄糯小米的彩色混合米。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1)选雄性不育系高146(谷子高异交结实雄性不育系的创制及应用.王玉文.中国农业科学,2010,43(4):680-689)(A),糯质黄米谷子品种粘谷1号(糯质白米谷子新品种冀谷30的选育研究.夏雪岩.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23-124,126)(P1),糯质白米谷子品种冀谷30(糯质白米谷子新品种冀谷30的选育研究.夏雪岩.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23-124,126)(P2),黑谷子品种丹谷2号(黑谷子新品种丹谷2号选育报告.张忠福.甘肃农业科技,2015,11:28-30)(P3),抗谷瘟病品种民权青谷(谷子品种资源营养品质分析及抗病性鉴定.卫丽.华北农学报,1999,14(2):1-5)(P4),抗白发病品种陕西小白谷(谷子品种资源抗白发病的鉴定.刘辉. 陕西农业科学,1991(2):37)(P5),抗粒黑穗病品系94-57、93-68 (谷子抗粒黑穗病新材料的选育.马建萍.作物品种资源,1999,4:39)(P6)为杂交亲本;
2)作杂交P1/P4、P2/P5、P3/P6,得3个杂交F1,分别以F1-P14、F1-P25、F1-P36表示;种植F1-P14、F1-P25、F1-P36各30株,成熟期收种得F2代种子F2-P14、F2-P25、F2-P36;
3)种植F2-P14、F2-P25、F2-P36各400-500株,进行抗性鉴定,其中F2-P14鉴定谷瘟病抗性,F2-P25鉴定白发病抗性,F2-P36鉴定粒黑穗病抗性,选高抗单株挂牌,成熟期选挂牌株单株收种,并进行籽粒颜色和糯性鉴定,其中F2-P14保留籽粒表现黄色、糯性且性状不分离的单株,其中F2-P25保留籽粒表现白色、糯性且性状不分离的单株,其中F2-P36保留籽粒表现黑色且性状不分离的单株,得F3代种子F3-P14、F3-P25、F3-P3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菜壳孢子采苗组合装置及采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斛的组培育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