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自保护的智能继电器模块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2873.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8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振贤;闻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H01H47/02;H01H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智能 继电器 模块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路控制的智能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器,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的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连锁控制。根据接触器的接触方式可分为:接触式接触器和非接触式接触器;根据接触器的应用场合可分为:机械式接触器和电子式接触器,本发明主要是针对电子式接触器。
在现有的电子式接触器的结构组成大多包括电磁机构、触头系统、灭弧装置和其它辅助机构,其电磁机构由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构成,触点系统由主触头和辅助触头,辅助机构包括反弹力弹簧、缓冲弹簧、触头压力弹簧、传动机构和接线端子等,其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如下的不足之处:
1、由于上述的组成结构和材料的选择,导致现有接触器的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并且生产的成本较高。
2、由于现有接触器的主触头大多数都是暴露在外面,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在其上面形成氧化层, 使触头间的接触电阻阻值增大,有的时候甚至会由于接触不良而导致接触电阻不稳定,致使接触头产生电火花和电弧。
3、现有接触器的线圈在工作时必须要一直得电线圈才能有电流通过,并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力,才能让铁心和衔铁之间产生电磁吸力来克服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吸合,进而带动主触点吸合并进行正常工作。
4、现有接触器在启动和断开的瞬间,其电流往往能够达到电源的最大输出电流,最大电流的产生会将电路的电元件损坏,致使电路无法正常的工作,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5、现有接触器中由3组触头系统组成,其中当一相断开时,其他两相还在继续工作,将会产生较大的电压和电流,使得整个电路出现负载故障,轻则导致电路短路,重则可能导致所有电器元件烧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自保护的智能继电器模块控制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带自保护的智能继电器模块控制系统,包括:电路板、可控硅和继电器,所述电路板上设有MCU控制模块,所述可控硅固定于继电器的前面,所述继电器上设有互感线圈,所述MCU控制模块控制继电器的启闭。本发明中采用3个继电器代替接触器中原有的3组触点系统,其大大减小了接触器的体积和重量,同时该智能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系统中增加了MCU控制模块和可控硅,当智能继电器模块的控制系统启动时,通过MCU控制模块对整个系统电路进行零电位检测,当其检测到零电压时,将会给可控硅一个触发脉冲,该脉冲将会继电器触点吸合导通,当其检测到零电流时,其将会让继电器触点断开,能够有效的防止因导通电流过大而导致电子元件的烧毁,同时由于可控硅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在其失去触发电压时,仍然维持导通状态,让继电器中的线圈在失电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工作状态。与此同时,本发明中还增加互感线圈,当3组线路中出现任何的1组缺相时,线路中将会出现负载故障,此时互感线圈通过自身的线圈对线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节,同时MCU控制模块中自动脱扣系统也将会将其他两相连接也自动断开,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整个系统烧毁。
本发明中所述可控硅和继电器一一对应,能够有效的控制继电器模块的启动电流,有效的防止了大电压、大电流对电气元件的损坏。
本发明中所述可控硅设有3个,与可控硅对应的继电器也设有3个,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
本发明中所述智能继电器模块还包括罩壳,所述继电器密封于罩壳内。
本发明中所述罩壳为密闭充满氮气的罩壳,能够有效的防止常开触点氧化,有效的避免出火花和电弧的产生。
本发明中所述继电器包括:线圈、铁心、衔铁、反弹力弹簧、绝缘翘板、接触块和压力弹簧,所述线圈绕于铁心上,所述衔铁设于铁心的旁边,所述反弹力弹簧设于绝缘翘板内,所述接触块设于绝缘翘板的旁边,所述压力弹簧设于接触块旁边。
本发明中还公开了带自保护的智能继电器模块控制系统的工作方法,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A)、当接触器通电时,MCU控制模块将会对智能继电器控制系统中的零电压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零点电位时,将会给可控硅一个触发脉冲;
(B)、可控硅得到第一个脉冲,此时可控硅根据第一脉冲发出的时间和宽度来确定自身的导通角大小,进而确定输出电流的大小;
(C)、当有电流通过时,线圈得电,此时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将衔铁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未经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8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 下一篇:质谱离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