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板成等壁厚深孔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2294.9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5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小村;王世超;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35/00 | 分类号: | B23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板 壁厚深孔 工艺 | ||
一种薄板成等壁厚深孔工艺,把开有锥形通孔的圆盘放置在钻床的水平工作台上,并保证圆盘的中心与钻头的中心重合、圆盘底部的T型槽与工作台的T型槽对准位置,然后利用工字型块将圆盘与工作台固接在一起,从而固定圆盘在钻孔时的规定位置;选择合适的外圆面呈锥面的孔套,将孔套放入圆盘的锥形通孔内,并保证孔套的中心与圆盘的中心重合;将薄板工件通过夹具固定在规定的钻孔位置,同时确保成孔的中心、钻头中心、孔套中心和圆盘的中心是一致的;开动钻床,当钻头向下旋转钻孔过程中,通过无刃钻头与板料之间的旋转摩擦生热,先对成孔区材料进行升温软化,降低其变形抗力,进而贯穿成孔,得到壁厚均匀的孔深度大于板厚的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成孔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薄板成深孔时使所成孔的壁厚均匀的一种工艺。
背景技术
在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很多情况下,需要在设备、设施或其零部件上进行钻孔。薄板成深孔加工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孔加工方法的绿色特种加工方法。它是利用金属本身具有的热塑性对金属板进行孔加工,通过无刃钻头与板料之间的旋转摩擦生热,先对成孔区材料进行升温软化,降低其变形抗力,进而贯穿成孔,根据板厚与钻具直径的不同,所得到的孔的深度约为板厚度的3-4倍。
由于目前在薄板成深孔工艺方面,大多数情况下并未对所成孔的壁厚进行改良,从而使得所加工的孔壁厚大小不一,壁厚的不一致也造成了内径的不一致,从而造就使用性能不良等缺陷。所以本发明在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又使工件成孔区域又可以得到合理的流线分布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最终提升了孔件的综合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薄板成等壁厚深孔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等壁厚深孔的制造工艺,步骤如下:
第一步:把开有锥形通孔的圆盘放置在钻床的水平工作台上,并保证圆盘的中心与钻头的中心重合、圆盘底部的T型槽与工作台的T型槽对准位置,然后利用工字型块将圆盘与工作台固接在一起,从而固定圆盘在钻孔时的规定位置。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外圆面呈锥面的孔套,将孔套放入圆盘的锥形通
孔内,并保证孔套的中心与圆盘的中心重合。
第三步:将薄板工件通过夹具固定在规定的钻孔位置,同时确保薄板工件的成孔中心、钻头中心、孔套中心和圆盘的中心是一致的。
第四步:开动钻床,当钻头向下旋转钻孔过程中,通过无刃钻头与板料之间的旋转摩擦生热,先对成孔区材料进行升温软化,降低其变形抗力,进而贯穿成孔,得到壁厚均匀的孔深度大于板厚的孔。
其中,在进行第二步之前,根据薄板成孔的孔径尺寸及钻头尺寸选择相应孔径的孔套。
优选的,考虑到成孔后钻头与孔套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成孔壁厚一致,所以为了保证孔套不受热变形,选择的是1cr25ni20si2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及抗氧化性,属于奥氏体型耐热不锈钢。高温800°不氧化,工作温度1020°,额定使用温度1150°,在钻孔过程中可承受较高的工作温度,能足够保证成孔过程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材料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又使工件成孔区域可以得到合理的流线分布和良好的机械性能,最终提升了孔件的综合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制造工艺中主要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制造工艺中主要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制造工艺中孔套与圆盘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床工作台,2-夹具,3-钻头,4-薄板工件,5-孔套,6-圆盘,7-工字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22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