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安徽稻区栽培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21567.8 申请日: 2017-03-02
公开(公告)号: CN106857131A 公开(公告)日: 2017-06-20
发明(设计)人: 王亚男;范思静;樊友鑫;王宝军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6/00 分类号: A01G16/00
代理公司: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0 代理人: 胡剑辉
地址: 230000 安徽省合***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于 安徽 栽培 中籼两系 杂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于安徽稻区栽培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稻种植无论产量质量都有根本性的提升。但是,发展是无止境的,水稻种植的改进潜力还很大,比如现有的水稻种植方法其无论是用水量、用肥量还是用药量都很大,而随着用水和用肥量的增大,禾苗虽然长得旺,但这又将更进一步的加重病虫害。通常的种植方法,产量上不去,水、肥、药却大量增加,这一方面不仅使稻谷农药残留量增大,种植成本也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水用量大又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当今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之一,而目前技术仅限对优良品种的培育,它包括杂交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别以优良品种的提高及通过制种技术手段而达到高产,水稻的基因技术研究尚取在初级阶段。为了提高杂交稻的种植产量,现提供一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安徽稻区栽培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于安徽稻区栽培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月上旬选择秧田栽插或大田用种播种;选择秧田,并将处理后的肥料混合于秧田苗土中;

择晴晒种后,用0.8%石灰水与60%多菌灵1000倍流水浸种48h,每天搅拌3次,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秧田杂交稻播种,播种后盖土,覆盖薄膜;

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大田栽插密度4×7或4×8寸,每穴1-2粒种子苗;氮肥施用总量14-18公斤纯氮/亩,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

所述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0.75-1.0公斤/亩;所述秧田处理畦面宽2m,沟宽0.5m,沟深0.2m;所述肥料为:将腐熟畜禽粪和粉碎秸秆按重量比1.5-2.5:0.8-1.2混合,添加2%腐熟有机菌肥、0.1-0.3%钼酸铵、5%草木灰、0.25%壮秧剂进行搅拌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栽培方法,栽培适应性较广,适宜于在安徽全省稻区栽培推广,表现出高产稳产、米质好、适应性强等突出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适于安徽稻区栽培中籼两系杂交稻的方法,本实施例以两优5916中籼两系杂交稻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月上旬选择秧田栽插或大田用种播种,其中秧田播种量10-15公斤/亩,大田用种量0.75-1.0公斤/亩;

选择秧田,处理畦面宽2m,沟宽0.5m,沟深0.2m;将腐熟畜禽粪和粉碎秸秆按重量比1.5-2.5:0.8-1.2混合,添加2%腐熟有机菌肥、0.1-0.3%钼酸铵、5%草木灰、0.25%壮秧剂进行搅拌处理,将处理后的上述肥料混合于秧田苗土中,每平方米苗土用量6.5-8.8kg。

择晴晒种1天,种子经风选、筛选和清水漂浮后,用0.8%石灰水与60%多菌灵1000倍流水浸种48h,每天搅拌3次,催芽至破胸露白时摊凉待播。

每平方米苗土杂交稻播种95g,播种后盖土0.5cm,盖土选用30目过筛细土,覆盖薄膜;待种子出苗后,保持田间湿润,叶1心后开始揭膜炼苗,温度20-25℃,移栽前3天控水炼苗;

秧龄30-35天,两叶一心期亩施4-5公斤尿素作断奶肥,四叶一心期再补施4-5公斤尿素作平衡肥;大田栽插密度4×7或4×8寸,每穴1-2粒种子苗。

氮肥施用总量14-18公斤纯氮/亩,磷肥40-50公斤,钾肥15公斤;总用量的60%做基面肥。移栽活棵后每亩追5-8公斤尿素促分蘖。孕穗至破口期每亩追3-5公斤尿素作穗粒肥。

病虫害防治:注意稻瘟病、稻曲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特征特性:平均株高123厘米、亩有效穗16万、每穗总粒数191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克。全生育期135天左右,比对照品种(Ⅱ优838)早熟2天。

抗性表现: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指5.00),抗稻曲病(病指1.5),感纹枯病(病指51.00),中抗白叶枯病(病指4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培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15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