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1151.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6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王尧新;李兵;周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3/10 | 分类号: | G21C13/10;G21D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魏茉;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核电站 放射性 颗粒 产物 扩散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防扩散装置(100)、台座(200)以及供冷系统;防扩散装置(100)设置在核反应堆外部,用于防止放射性颗粒产物的扩散,其包含内壳层(110)和外壳层(120),两壳层之间为可允许冷却剂流通的密闭的中空通道(130);台座(200)安装在防扩散装置(100)下方,用于支撑防扩散装置(100);所述供冷系统与防扩散装置(100)和台座(200)相连,其向防扩散装置(100)的中空通道(130)提供冷却剂,并通过台座(200)对冷却剂进行汇集回收。本发明中的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具有安全、高效、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和可模块化组装等特点,可以有效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的扩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安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
背景技术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有三道屏障,第一道为燃料包壳,第二道为压力容器,第三道为水泥防护层。一般情况下,这三道屏障能够有效的保证核电站的安全,但是某些事故下会发生核电站防护层破裂的情况,从而放射性颗粒产物会从防护层裂孔中扩散而出,进入大气环境,从而危害周边居民安全。目前,尚未有可行之有效同时方便实施的防止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人对核电站防护装置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具有安全、高效、实施方便、控制简单和可模块化组装等特点的防止核电站放射性产物扩散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在水泥防护层外部设置包含内壳层和外壳层的防扩散装置,两壳层(内壳层和外壳层)之间为可允许冷却剂通过的密闭的中空通道,同时在两壳层上开设相对应的多个通孔,通过连接两壳层上相对应的通孔形成贯穿中空通道的孔道。当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从水泥防护层扩散而出经过防扩散装置时,在湍流扩散和热泳力的作用下,这些放射性颗粒产物会沉积在防扩散装置的孔道内,防止放射性颗粒产物的进一步扩散,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1、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防扩散装置100、台座200以及供冷系统;
其中,所述防扩散装置100设置在核反应堆外部,用于防止放射性颗粒产物的扩散,其包含内壳层110和外壳层120,内壳层110和外壳层120之间为可允许冷却剂流通的密闭的中空通道130;
所述台座200安装在防扩散装置100下方,用于支撑防扩散装置100,台座200为块状结构,其上表面为平面结构以对防扩散装置100的中空通道130进行密封,并汇集中空通道130中的冷却剂至供冷系统;
所述供冷系统与防扩散装置100和台座200相连,其向防扩散装置100的中空通道130提供冷却剂,并通过台座200对冷却剂进行汇集回收。
2、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方法,优选通过上述1所述的系统进行,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冷却剂喷头330将泵机320从冷却剂源310输送来的冷却剂喷入中空通道130中,使中空通道130维持较低的温度,当高温放射性颗粒产物从孔道140经过时,则沉积在孔道140中;冷却剂流过中空通道130后落到台座200的上表面上,并汇流至冷却剂接收器340,最后输送至冷却剂源310完成一次循环,重复进行此过程。
3、一种核反应堆,其中,该核反应堆外部设置有上述1所述的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止核电站放射性颗粒产物扩散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1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