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0454.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7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周祖昊;刘佳嘉;李佳;王浩;贾仰文;牛存稳;严子奇;桑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10003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污水 管网 拓扑 关系 流域 汇流 演算 顺序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包括:依据天然水系划分子流域,并为各子流域分配唯一编码;根据天然水系汇流路径及子流域编码构建天然水系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根据污水管网汇流路径及子流域编号构建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根据上述两个拓扑关系表,逐子流域循环检测天然水系和污水管网上游子流域,并按照上游子流域能够顺利完成汇流演算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其分配连续的汇流演算序号,直到所有子流域都具有汇流演算序号;根据汇流演算序号,确定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本发明解决了模型汇流演算过程中计算单元重复计算或跳跃计算的问题,提高了汇流演算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文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管网覆盖率越来越大,管网汇流过程越来越复杂,分布式水文模型和管网模型常用于城市内涝以及城市水环境的模拟,如何合理的进行汇流运算,直接影响水量水质的模拟结果和模型效率。现有的水文模型多基于数字高程信息对进行子流域划分,并按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逐级编码,这样,在进行河道汇流演算时,只需根据子流域编号从小到大进行演算,就能保证下游子流域进行汇流演算时其上游子流域已经完成汇流演算。
但是,由于城市管网分布复杂,管网污水路径沿程的子流域编码并非从小到大排列,这就使得管网汇流与坡面河道汇流不能同时计算,或者存在重复计算,有发生结果错误的风险。因此对相关子流域进行管网汇流的编码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流域水量水质的计算效率与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水文模型按天然水系上下游关系进行汇流演算,使其各子流域污水管汇流过程存在重复计算或跳跃计算,从而致使计算结果错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基于污水管网拓扑关系的子流域汇流演算顺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依据天然水系划分子流域,并为每一子流域分配唯一编码;
步骤S20、根据天然水系汇流路径以及子流域编码,构建天然水系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
步骤S30、根据污水管网汇流路径以及子流域编号,构建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
步骤S40、根据天然水系和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逐子流域循环检测其天然水系和污水管网上游子流域,并按照上游子流域能够顺利完成汇流演算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子流域分配连续的汇流演算序号,直到所有子流域都具有汇流演算序号;
步骤S50、根据汇流演算序号,确定各子流域在分布式水质模型中的汇流演算顺序。
在上述方法中,
天然水系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是根据天然水系汇流路径拓扑关系,获取的各子流域的相对天然水系的上下游拓扑关系信息构建的;
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是根据流域内污水管网拓扑关系,获取的各子流域的相对污水管网的上下游拓扑关系信息构建的;
天然水系或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包括:
子流域编码:系统中所有子流域的唯一编码;
上游“m”编码:表示天然水系或污水管网中汇入当前子流域的上游子流域编码,m表示当前子流域的第几个上游子流域,上游“m”编码值为“0”表示没有上游子流域,大于“0”表示该子流域所对应的上游子流域的编码数值;
上游子流域数目:等于天然水系或污水管网所在子流域上下游汇流拓扑关系表中上游“m”编码值不为0的上游子流域个数。
在上述方法中,在步骤S40中,上游子流域能够顺利完成汇流演算判定标准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4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