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形状记忆性3D打印生物塑料以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919.6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金振华;杨习锋;曾晨光;郭少成;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K3/26;B33Y70/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309 | 代理人: | 廉红果,李晓菲 |
地址: | 51032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形状 记忆 打印 生物 塑料 以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形状记忆3D打印生物塑料。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被称为快速成型技术,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不必事先制造模具,不必在制造过程中去除大量的材料,也不必通过复杂的锻造工艺就可以得到最终产品,因此,在生产上可以实现结构优化、节约材料和节省能源。
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技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某种程度上,材料的发展决定着3D打印技术能否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目前,熔融沉积(FDM)3D打印技术所用的生物材料力学强度较差,传统的3D打印生物材料所打印的产品缺乏形状记忆功能,不能实现可变塑形,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中影响仿真性和灵活性,且不具有形状记忆性,限制了其在医疗行业的应用范围和实用性。
传统的3D打印生物材料以PLA线材为主,但PLA的抗冲击强度差,打印产品容易损坏且不具备形状记忆性,近年来也有以PCL为基的打印线材问世,但其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都不能满足医疗行业应用需求。
因而,急需研究出一种高强度形状记忆性3D打印生物塑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形状记忆性3D打印生物塑料,其特征在于:它是由PLLA、PCL、CaCO3复合而制成的,其中PLLA占材料总质量比为25%-80%,PCL占材料总质量的17%-72%,CaCO3占总材料质量的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PLLA材料占材料总质量比为50%-80%,所述PCL占材料总质量的17%-47%,所述CaCO3占总材料质量的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PLLA材料占材料总质量比为57%,所述PCL占材料总质量的40%,所述CaCO3占总材料质量的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CaCO3为纳米CaCO3。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包含以下步骤,
(1)原材料的处理:将PLLA、PCL在真空干燥24h,将残留在PLLA、PCL中的水分蒸发;
(2)混料:将PLLA/PCL/CaCO3按照上述比例机械混合均匀;
(3)熔融挤出:将(3)中的复合体系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加料速度保持均匀流畅,保证在挤出过程中不产生赌赛,出丝稳定流畅,
(4)冷却干燥:挤出线经由三次冷却,线材从挤出机挤出后立即经过初段冷却,采用70~80℃循环水冷,然后经由室温循环水冷,最后经由室温风冷同时起到干燥作用;
(5)线材冷却干燥后由收卷机收线,收卷机配置激光测径设备,调整收线速度以保障线材直径为1.75±0.005mm,每卷收线约340m;
(6)干燥:收线完成后将线材在真空烘箱中45℃下真空干燥24h,即可用于3D打印设备。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步骤1)中的将PLLA的干燥温度为55℃,PCL的干燥温度为室温。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步骤3)中的双螺杆挤出过程分三段控温,熔融温度为190℃,挤出温度为185℃,挤出模头温度为185℃,挤出模头内径为2mm。
有益效果:
1、PLLA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拉伸模量较大,刚性强,但抗冲击性能差,PCL韧性极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降解性,药物通透性及形状记忆性等,当拉伸模量较高而质地硬脆的PLLA与拉伸模量较低确韧性极佳的PCL共混后,既可以保证共混后的复合材料的降解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又可以在力学性能上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实现综合力学性能的改善,碳酸钙来源易得,污染小,白度高,填充量大且混炼加工性能好,纳米碳酸钙既能增容还能增强增韧,主要原因在于纳米材料的特殊属性,颗粒尺寸进入纳米量级后,纳米粒子的表面能和表面结合能增大,同时由于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有不饱和性,表现出活性表面。纳米粒子的高活性,使得其易于基体中的高分子链产生键合,又可以与高分子链发生化学键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新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9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