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芦丁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9884.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玉钦;曹晓慧;穆开蕊;张丹丹;张玮玮;徐桂清;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7/07 | 分类号: | C07H17/07;C07H1/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7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芦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含量芦丁的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一种高含量芦丁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将粗品芦丁溶于碱的水溶液中;加热溶解后加入硅藻土吸附,并趁热抽滤;滤液用酸溶液调节pH值为3‑7;降温静置析晶;抽滤得到高含量芦丁。本发明采用水作溶剂,绿色环保;得到的芦丁纯度可达到99.0%以上;该方法所得芦丁收率较高,稳定保持在93%‑96%,生产芦丁的成本远远低于已报道专利及文献中高含量芦丁的生产成本,适于产业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含量芦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芦丁(Rutin)又叫芸香苷或芸香叶苷、维生素P,呈黄色或黄绿色粉末或极细微针状结晶;无臭,无味;遇光易变质,在空气中颜色逐渐变深,分子式为C27H30O16,CAS NO. 153-18-4,分子量为610.51,熔点为190-192 ℃,结构式如下:
芦丁是一种来源很广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的作用,保持及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弹性;临床上用于防治脑溢血、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出血、紫癜和急性出血性肾炎等;也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和色素;对皮肤具有较好的抗辐射、抗自由基作用,对紫外线和X射线具有极强的吸收作用,作为天然防晒剂,添加10wt%的芦丁,紫外线的吸收率高达98 %;具有很明显的清除细胞活性氧自由基的作用。国内外医药行业以芦丁为原料生产芦丁片、曲克芦丁、芦丁镁铬盐、多维葡萄糖羟丁芦丁和槲皮素等药物,扩大了芦丁的应用范围及市场。
芦丁易溶于沸甲醇,溶于热乙醇、碱性溶液,略溶于热水和冷甲醇,不溶于冷水、乙醇、氯仿、石油醚、丙酮和乙酸乙酯。芦丁广泛存在于槐米(槐花的花蕾)、荞麦、芸香、沙棘、山楂、桉树叶及烟叶等多种植物中,其中在槐米、荞麦、桉树叶中含量最高,可作为提取芦丁的原料。此外,它还存在于冬青科植物毛冬青、木樨科植物连翘、豆科植物槐角以及烟草、枣、杏、橙皮和番茄等植物中。
目前,我国的芦丁生产主要以槐米为原料进行提取。由于芦丁易溶于碱液,加酸后析出,因此,实验室及企业生产中提取芦丁常用碱提酸沉法。由于槐米中存在大量黄酮类物质,且结构与芦丁类似,故常规的提取芦丁方法很难将芦丁含量达到很高,HPLC含量一般为90 % - 95 %,粗品芦丁中杂质的存在将会影响芦丁原料药质量及以芦丁为原料制备的曲克芦丁的质量,因此制备高含量的芦丁显得尤为重要。
芦丁精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赵文彬等报道了利用分子大小分离的方法,将芦丁用甲醇溶解后,加入葡聚糖凝胶柱顶,用甲醇洗脱,收集甲醇液,浓缩,结晶。原理是由于大分子不能进入葡聚糖凝胶内部,因而先被洗脱,小分子后被洗脱,从而将分子大小不同的成分得到分离。(2)王厚全等报道了利用在室温下用醇溶解芦丁,过滤,滤液放置结晶,母液浓缩后再次结晶得到高含量芦丁。该方法将芦丁的二维平面结构转变为三维立体结构,有利于溶剂分子进入,增加溶解性,可除去加热后溶于醇的一些杂质。(3)沈继红等报道采用三氯醋酸法脱蛋白及改良的Sevage法脱蛋白来纯化芦丁,该方法操作简单、节省劳力,但是所用试剂毒性较高,而且纯度仅为90 %,难以满足当前对高含量芦丁的需求。(4)钱渊华等报道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精制高纯度芦丁,其特点是采用含水、多元有机溶剂体系,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无不可逆吸附、回收率高和分离效率高的特点,精制得到高含量芦丁。该方法所制备芦丁纯度可达98 %以上,但是使用多种有机溶剂,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同时其制备只有克量级,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5)刘志强采用树脂进行柱层析精制芦丁,该方法将所得芦丁用去离子水淋洗,在80 - 90 ℃条件下干燥10 - 14 h,因为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干燥尤其有空气或光照存在的情况下易发生部分芦丁的氧化或分解,因此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已有报道中,芦丁的精制纯度达98 %以上的方法,要么需要色谱法,操作繁琐;要么采用过多有毒的有机溶剂,不利于环境保护;或者成本高不适合产业化。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