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9619.8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2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家;吴懂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02 | 分类号: | E03B1/02;E03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10008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层建筑 消防给水装置 消防水池 消防给水 水灭火系统 消防水泵 低位 水源 常规工程 供水方式 加压供水 设备机房 中间水箱 重力方式 供水 传输泵 高层建筑 吸水 占用 消防 节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设置于一超高层建筑,并向所述超高层建筑的水灭火系统供水,所述消防给水装置是包括重力消防水池与低位消防水池加消防水泵的双水源消防给水。重力消防水池设置在系统最高处,并向所述水灭火系统通过重力方式供水;消防水泵从所述低位消防水池吸水加压供水。本发明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采用双水源供水方式,同目前国内常规工程相比,减少消防传输泵、中间水箱等设备数量,减少了设备机房占用面积,节约成本,并极大提高了消防给水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物消防工程和给水排水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双水源的超高层消防给水装置,消防给水系统包含消防给水装置和水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高层建筑27万栋,有公共建筑约9万栋和18万栋住宅建筑,超过3000栋属于超高层建筑,世界范围内超过300m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已建成100栋,其中有61栋在中国。而且城市中高层建筑还在不断增多,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最多的国家。
高楼大厦是现代都市的象征,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给建筑消防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超高层建筑,投资高、功能复杂、使用人数多,一旦失火控制失败将造成灾难,而消防给水系统的可靠性是控制火灾的重要因素,是实现高层建筑火灾自救的根本,而消防给水的可靠性是消防给水系统灭火可靠性的基础,所以消防给水是扑灭火灾的重要保障,是高层建筑实现火灾自救的根本保障措施,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以实现高层建筑消防自救。
通常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方式有并联加压给水、串联加压给水、减压阀或减压水箱减压供水、高位水箱重力供水等方式。例如,当前我国建筑高度超过250m的超限高层建筑,大多采用有效容积为一次或50%灭火用水量的高位消防水池重力给水方式,期间采用减压水箱和减压阀交替减压供水,这实际是一种单水源给水,其可靠性低于双水源系统或有高位消防水箱的临时高压消防给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可靠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采用双水源消防给水,一个是重力水箱供水,一个是消防水池消防水泵供水。双水源供水提高了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的可靠度,实现了国家消防技术标准提出的超高层建筑消防自救的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设置于一超高层建筑,并向超高层建筑的水灭火系统供水,所述消防给水装置包括:
重力消防水池,由所述消防水源供水,所述重力消防水池向各所述水灭火系统通过重力方式供水;以及
消防水泵,由一低位消防水池供水,所述低位消防水池的补水为市政自来水,所述消防水泵从低位消防水池加压向各所述水灭火系统供水。
上述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消防水池与一生活给水水源相连接,以通过所述生活给水水源形成所述消防水源。
上述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消防水池通过所述中间减压水箱与减压阀相连接以形成所述消防水源。
上述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所述消防水泵为多级,且所述多级消防水泵并行或串联连接供水。
上述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所述重力消防水池包括分别由所述生活给水水源供水的高位重力消防水池和中间部位重力水池,所述高位重力消防水池设置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的最高处,所述中间部位重力水池设置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的中间部位的避难层,所述中间部位重力水池向其下部的各所述水灭火系统通过重力供水,并满足其灭火所需的压力和流量。
上述的超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所述重力消防水池的中间减压水箱,所述中间减压水箱可设置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的中部,所述中间减压水箱向其下部的各所述水灭火系统通过重力供水。
所述重力消防水池可设置于所述超高层建筑的最高处,或系统的最高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6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智能化供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系统的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