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细叶韭种苗的生产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18252.8 申请日: 2017-03-01
公开(公告)号: CN107006239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4
发明(设计)人: 张楠;卜耀军;贺学林 申请(专利权)人: 榆林学院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A01C1/00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徐文权
地址: 719000***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细叶韭 种苗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业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叶韭种苗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细叶韭(Allium tenuissimum L.)又名细丝韭、丝葱、高菊花,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ium),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广泛分布,是一种野生植物资源。据《中国植物志》记载:细叶韭鳞茎数枚聚生,近圆柱状;鳞茎外皮紫褐色、黑褐色至灰黑色,膜质,常顶端不规则地破裂,内皮带紫红色,膜质。叶半圆柱状至近圆柱状,与花葶近等长,粗0.3-1mm,光滑,稀沿纵棱具细糙齿。花葶圆柱状,具细纵棱,光滑,高10-35(50)cm,粗0.5-1mm,下部被叶鞘;总苞单侧开裂,宿存;伞形花序半球状或近扫帚状,松散;小花梗近等长,长0.5-1.5cm,果期略增长,具纵棱,光滑,罕沿纵棱具细糙齿,基部无小苞片;花白色或淡红色,稀为紫红色;外轮花被片卵状矩圆形至阔卵状矩圆形,先端钝圆,长2.8-4mm,宽1.5-2.5mm,内轮的倒卵状矩圆形,先端平截或为钝圆状平截,常稍长,长3-4.2mm,宽1.8-2.7mm;花丝为花被片长度的2/3,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外轮的锥形,有时基部略扩大,比内轮的稍短,内轮下部扩大成卵圆形,扩大部分约为花丝长度的2/3;子房卵球状;花柱不伸出花被外,花果期7-9月。

细叶韭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四川、陕西、宁夏、河南、江苏和浙江。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沙丘上。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以及蒙古也有分布(《中国植物志》)。在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干旱山区和荒漠草原广有分布。细叶韭花序适于调味。经180℃左右的热油炸过之后,芳香诱人,风味独特,可以烹制调料、腌制食品,是陕、甘、宁、蒙、晋地区广泛使用的调味品。细叶韭花主要含亚油酸及其乙酯、十六酸及其酯类等46种化合物,其中芳香物质主要为烃基芳香化合物、含硫化合物、醛、酮类、长链烯烃等(《细叶韭花化学成分的研究》穆启运)。细叶韭除了具有食用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等生态价值。细叶韭可以成为沙地植物群落、黄土植物群落的优势种,由于长期适应沙地干旱、沙埋等环境胁迫,形成了典型的沙生特征,对荒漠地区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等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由于细叶韭常生于海拔较高的荒漠、砂地或干旱山坡。野生细叶韭分布零散,采收极为不易,采收成本陡增。加之受其生物学特性限制,其年产量随气候的不同而不稳定。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善,绿色保健食品细叶韭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人工栽培细叶韭是解决日益增长的细叶韭市场需求与日渐萎缩的细叶韭供给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人工栽培可以保证细叶韭产量,满足人们食用细叶韭的需求。但细叶韭种苗生产目前尚未实现标准化、商品化,进而导致细叶韭的人工栽培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实现细叶韭种苗的标准化生产是提高细叶韭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细叶韭种苗的生产方法,为规模化种植细叶韭提供种子来源,快速扩大种植规模,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野外采挖细叶韭种苗并进行整理分株;

步骤二、移栽前深耕晒土起垄,当移栽完毕后及时灌溉;

步骤三、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待种子即将成熟而果实尚未裂开的时候采收,并将采收得到的细叶韭种子风干后进行脱粒,然后冷藏备用;

步骤四、准备苗床;

步骤五、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种子处理:

(1)使用质量浓度为20%-45%的氢氧化钠浸泡细叶韭种子10min-30min;

(2)将细叶韭种子与粒径为0.25mm-0.35mm的沙子按照质量比为1:(50~100)混合;

(3)将细叶韭种子与沙子的混合物以30r/min-60r/min的转速匀速搅拌20min-60min;

(4)使用质量浓度为15%-25%的盐水将细叶韭种子与沙子分离;

(5)将分离得到的细叶韭种子洗净、晾干、备用;

步骤六、在次年的4中旬至5月上旬播种;

步骤七、田间管理;

步骤八、形成细叶韭商品苗。

步骤一中的采挖时间选择雨后12-24h内;采挖到的细叶韭种苗保留直径为10-20cm的土块;挖出后6-12h内整理分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榆林学院,未经榆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82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