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7333.6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桐渊岳;神保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P27/06 | 分类号: | H02P27/06;H02H7/0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向勇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马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安全电路的马达控制装置已为人所知,其中,所述安全电路基于紧急停止开关等的输入安全地停止马达(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马达控制装置中,使安全电路(安全停止电路)设置在产生用于驱动马达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信号的PWM电路和用于驱动逆变器部的驱动电路之间。该安全电路由三态缓冲器构成,通过将马达停止开关的输入作为该三态缓冲器的控制输入,来屏蔽向驱动电路输入的PWM信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04187号公报
马达控制装置使用三相电力供应线来向马达提供电力。
另外,输入PWM信号的逆变器(inverter)部具有分别与所述马达的U相、V相及W对应的三对开关元件。即,对应U相,设置有由一对U相上侧开关元件和U相下侧开关元件构成的串联电路。另外,对应V相,设置有由一对V相上侧开关元件和V相下侧开关元件构成的串联电路。而且,对应W相,设置有由一对W相上侧开关元件和W相下侧开关元件构成的串联电路。这些三个串联电路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在这些三个一对开关元件分别连接有U相、V相、W相的电枢绕组。如专利文献1所述,当安全电路由三态缓冲器构成时,虽然能够检测三态缓冲器自身的异常状态,但是不能监控构成安全电路的信号路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屏蔽向逆变器部供给的PWM信号的安全电路中,能够良好地把握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的马达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装置具有:逆变器部,其用于将直流转换为交流;控制部,其基于来自外部上级装置的马达驱动指令,生成用于驱动所述逆变器部的马达驱动信号;以及安全停止电路,其设置在所述逆变器部和所述控制部之间,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上侧开关元件和下侧开关元件,所述安全停止电路具备分别与所述上侧开关元件和下侧开关元件相对应的、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所述逻辑门基于安全输入信号屏蔽所述马达驱动信号。
另外,在本发明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被输入各个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中的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和与所述输出信号相对应的所述安全输入信号的任一信号,监控所述安全输入信号和所述输出信号的任一信号,由此诊断所述马达控制装置的故障。
另外,在本发明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被输入各个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中的至少一个输出信号、和与所述输出信号相对应的所述安全输入信号,并且基于所述输出信号和所述安全输入信号诊断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的状态。
另外,在本发明的马达控制装置中,所述控制部向各个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的输入端子输入自我诊断信号,并且监控输入于所述输入端子的信号,由此监控与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相对应的信号路径。
另外,在本发明的马达控制装置中,向所述安全停止电路输入所述马达驱动信号和所述安全输入信号,当所述安全输入信号成为Low时,所述具有两个以上输入的逻辑门的输出成为Low,从而屏蔽所述马达驱动信号。
根据本发明,能够获得:在屏蔽向逆变器部供给的PWM信号的安全电路中,良好地把握发生异常的主要原因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马达控制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A、图2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安全电路的结构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马达控制装置
4 “与”电路
10控制部
11马达控制部
13安全控制部
20安全电路(安全停止电路)
21上侧开关元件
23下侧开关元件
30逆变器部
40马达
100 马达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说明马达控制系统的结构。马达控制系统100具有马达40、马达控制装置1,马达控制装置1具有控制部10、安全电路(安全停止电路)20以及逆变器部30。
控制部10包括马达控制部11和安全控制部13。控制部10可以采用微处理器读取软件模块来运行的典型结构,也可以组合由微处理器实现的软件模块和专用电路而构成。另外,也可以组合由多个微处理器运行的软件模块而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3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