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酸低聚物制备丙交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316.2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冯立栋;边新超;孙彬;项盛;刘焱龙;李杲;陈学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319/12 | 分类号: | C07D3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13002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酸 低聚物 制备 丙交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低聚物制备丙交酯的方法,包括:将乳酸低聚物与活性化合物混合反应,然后经裂解反应,得到丙交酯;所述活性化合物为能与乳酸低聚物的端羟基或端羧基反应的有机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活性物质与乳酸低聚物的端羟基或端羧基反应,在提高乳酸低聚物分子量的同时不影响其裂解活性,工艺过程简单,且获得的丙交酯中游离酸含量远远小于直接裂解乳酸低聚物得到的丙交酯,另外丙交酯的产率与直接裂解乳酸低聚物获得的丙交酯相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乳酸低聚物制备丙交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PLA)是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非常有前景的一种。高分子量PLA的生产通常采用两步法:第一步,通过乳酸脱水缩聚制备成乳酸低聚物,乳酸低聚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裂解成环,获得粗丙交酯;第二步,粗丙交酯经过纯化聚合获得高分子量的PLA。乳酸低聚物裂解制备的粗丙交酯中的游离酸含量较高,不能直接聚合制备成高分子量的PLA,因此粗丙交酯需经过提纯获得高纯度的聚合级丙交酯,才可通过开环聚合反应获得高分子量的PLA。粗丙交酯中的游离酸含量直接关乎后续的提纯工艺过程。降低粗丙交酯中的游离酸含量,可大大降低后续工艺过程的压力,降低成本。
要想降低丙交酯粗产品中的游离酸含量,可通过提高乳酸低聚物的分子量,但低聚物分子量的提高需要大大增加乳酸脱水缩聚反应的时间,而且脱水后期,由于乳酸低聚物熔体粘度的剧烈增加,缩聚产生的水并不容易从系统中移除,使得低聚物的分子量难于做得太高,再者脱水缩聚时间太长,也导致制备的L-或D-丙交酯产品中的meso-丙交酯含量显著升高,对生产不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乳酸低聚物制备丙交酯的方法,该方法获得的丙交酯中游离酸含量较少。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乳酸低聚物制备丙交酯的方法,包括:
将乳酸低聚物与活性化合物混合反应,然后经裂解反应,得到丙交酯;所述活性化合物为能与乳酸低聚物的端羟基或端羧基反应的有机物。
优选的,所述活性化合物选自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环氧类化合物与噁唑啉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异氰酸酯类化合物选自4-甲基环己基异氰酸酯、3-氯-4-甲基苯基异氰酸酯、环己基异氰酸酯、对氯苯异氰酸酯、2-苯乙基异氰酸酯、苯酰异氰酸酯、叔丁基异氰酸酯、对甲氧基苯异氰酸酯、间氯苯异氰酸酯、环戊基异氰酸酯、3,5-二氯苯异氰酸酯、3-甲基苄基异氰酸酯、3,4-二氯苯异氰酸酯、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间甲苯酯、异氰酸2,4,6-三氯苯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1,3-二甲基异氰酸酯环己烷、2,6-甲苯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间苯二甲基异氰酸酯、L-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二甲基联苯二异氰酸酯、三苯甲烷三异氰酸酯、L-赖氨酸三异氰酸酯与2,2′-二甲基-3,3′,5,5′-三苯基甲烷四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碳二亚胺类化合物选自N,N′-二乙基碳二亚胺、N,N′-二叔丁基碳二亚胺、N,N′-二苯基碳二亚胺、N,N′-二对甲苯基碳二亚胺、N,N′-二(2,6-二异丙基苯基)碳二亚胺、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N,N′-二异丙基碳二亚胺、N,N′-二(2,2-二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基)碳二亚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1-叔丁基-3-乙基碳二亚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环己基碳二亚胺、2,2′,6,6′-四异丙基二苯基碳二亚胺、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碘甲烷盐、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碘甲烷盐、1-环己基-3-吗啉乙基碳二亚胺对甲苯磺酸盐、N,N′-二(三甲基硅烷基)碳二亚胺与具有式(I)结构的聚碳化二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3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空气清新功能的多功能智能沙发
- 下一篇:一种高光学纯度丙交酯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