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055.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任婧婧;白旭;张向东;白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电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12/26 |
代理公司: | 11424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杨方成;吴俊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流连 接生 周期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用于实时提交用户需求以自动修改直播流,包括:步骤1:服务器启动时,服务器侦听器开始监听服务器的事件并响应,每当服务器的周期改变时,服务器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步骤2:虚拟主机启动时,虚拟主机侦听器监听虚拟主机的事件并响应,每当虚拟主机的周期改变时,虚拟主机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步骤3:直播流启动时,直播流侦听器监听直播流的事件并响应,每当直播流的周期改变时,直播流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本发明能够实现多层次侦听和多粒度的控制,能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时直播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实时流管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实时直播流技术中还没有根据用户需求自动更新系统的方法。因此,程序员仅仅依赖客户一开始提出的需求进行开发。而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当用户更改需求时,又要编写大量文档,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在实践中要想预先获得完善的需求说明是非常困难的,反馈信息也慢,因而经常造成系统的交付时间延迟,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本领域迫切需要一款能克服上述缺陷的实时流管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能够实现多层次侦听和多粒度的控制,通过相应侦听器对相应周期的响应自动调用更新代码以更新相应的需求,以无需预先定义需求或冻结用户的需求,无需编写需求文档或更新需求文档,从而能够很好地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用于实时提交用户需求以自动修改直播流,包括:
步骤1:服务器启动时,服务器侦听器开始监听服务器的事件并响应,并且,每当服务器的周期改变时,服务器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
步骤2:虚拟主机启动时,虚拟主机侦听器监听虚拟主机的事件并响应,并且,每当虚拟主机的周期改变时,虚拟主机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
步骤3:直播流启动时,直播流侦听器监听直播流的事件并响应,并且,每当直播流的周期改变时,直播流侦听器均通知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并运行以修改直播流。
作为优选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中,服务器侦听器监听服务器的事件包括:
服务器侦听器通过服务器端口监听服务器的动作事件,以及接收用户对服务器配置的需求信息并响应,通过实时加载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实时运行,以实现实时变更需求。
作为优选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中,虚拟主机侦听器监听虚拟主机的事件包括:
虚拟主机侦听器通过服务器端口监听设置于服务器上的虚拟主机的动作,以及接收用户对虚拟主机配置的需求信息并响应,通过实时加载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实时运行,以实现实时变更需求。
作为优选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中,直播流侦听器监听直播流的事件包括:
直播流侦听器通过服务器端口或虚拟主机端口监听设置于虚拟主机上的直播流,以及接收用户对直播流的需求信息并响应,通过实时加载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实时运行,以实现实时变更需求。
作为优选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流连接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其中,直播流侦听器包括流媒体侦听器和流媒体动作侦听器,
流媒体侦听器通过服务器端口监听设置于服务器上的虚拟主机建立的直播流的创建和销毁的事件,以及接收用户对直播流配置的需求信息并响应,通过实时加载用户变更需求对应的代码实时运行,以实现实时变更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电视技术中心,未经北京牡丹电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字电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