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6745.8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留记;屠万倩;李向阳;李振国;周继春;张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71 | 分类号: | A61K36/71;A61K36/65;A61P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50004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冠心病 心肌 缺血 中药 有效 部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提取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它是一种由冠状动脉器质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绞痛)或心肌坏死(心肌梗塞)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平时我们说的冠心病多数是动脉器质性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冠状动脉狭窄多系脂肪物质沿血管内壁堆积所致,这一过程称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冠状动脉狭窄逐渐加重,限制流入心肌的血流。心脏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就会发生胸部不适,即心绞痛。该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认为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粘血症、糖尿病、内分泌功能低下及年龄大等因素有关,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原则是改善冠状动脉的供血和减轻心肌缺血和耗氧,同时治疗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其中,冠心病支架术是冠心病的手术治疗方法之一,其基本原理是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内,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1-2处冠状动脉狭窄且放支架容易可选择介入治疗。但是临床上发现,一些冠心病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仍然冠状动脉血管狭窄、心肌缺血的问题,对于这类患者,增加冠状动脉分支或侧枝循环、恢复缺血心肌血供,对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药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缺血症状,且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小,对病人脏器损害小,如果中国发明专利CN1310019A、CN1579487A、CN1522747A、CN1517122A、CN1452998A等都公开了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但现有的中药制剂不能适应当今冠心病新变化的需要,临床辩证选药余地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它是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人参0.5~2和牡丹皮1~4。
根据上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它是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人参1~1.5和牡丹皮2~3。
根据上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它是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人参1和牡丹皮2。
根据上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该有效部位可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制剂。
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原料人参和牡丹皮粉碎备用;
(2)先称取配方量的牡丹皮加入8~10倍量水浸泡1.5~2.5h,然后蒸馏,直至馏出液澄清、无丹皮酚结晶析出为止,分别收集馏出物和馏余物,馏出物密闭冷藏过夜后过滤得丹皮酚结晶,将丹皮酚结晶于60℃以下低温干燥备用,馏余物过滤后得药渣和余液;
(3)将步骤(2)蒸馏后的药渣与配方量的人参混合,加水煎煮3次,每次加5~8倍量的水,煎煮1.5~2h,过滤,合并滤液;
(4)将步骤(2)得到的余液与步骤(3)得到的滤液合并,浓缩至每1kg药液相当于0.5kg药材量,冷藏静置24h,滤过,滤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依次用8倍量水、5%乙醇、70%乙醇和85%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干燥,然后与丹皮酚结晶混合即得产品。
所述的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中药有效部位中人参总皂苷和牡丹皮总苷的含量不低于60%,其中单体成分的含量人参皂苷Rg1不低于6mg/g,Re不低于5mg/g,Rb1不低于7mg/g,Rd不低于4mg/g,芍药苷的含量不低于23mg/g,丹皮酚的含量不低于80mg/g。
上述步骤(1)所述原料人参和牡丹皮粉碎成直径0.5-3mm的颗粒。
方解及处方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7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灸疗月经不调的药艾灸
- 下一篇:一种灸疗噎嗝的药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