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过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6693.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38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秀芳;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82 | 分类号: | B01D71/82;B01D69/12;B01D6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滤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膜由基材层以及位于基材层至少一侧的多孔膜层组成,所述多孔膜是依次由聚电解质材料和纳米纤维素纤丝形成的,所述基材为静电纺丝膜;
所述纳米纤维素纤丝的纤维直径为6-10nm,长度为300-1000nm;
所述分离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10-100nm;
所述聚电解质材料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乙烯磺酸、聚苯乙烯磺酸、聚磷酸、聚硅酸、天然核酸、蛋白质、壳聚糖、聚乙烯胺、聚乙烯亚胺、聚乙烯吡啶或聚乙烯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纤丝为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纤丝。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素纤丝为通过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催化氧化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素纤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电解质材料为聚丙烯酸、聚乙烯磺酸、壳聚糖或聚乙烯胺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电解质材料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电解质材料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100,0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电解质材料所含的可电离基团不少于10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聚电解质材料为成膜性较差的聚合物材料时,利用交联剂对聚电解质材料进行交联改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膜为聚丙烯腈静电纺丝膜、聚乳酸静电纺丝膜、聚乳酸-羟基乙酸静电纺丝膜、壳聚糖静电纺丝膜或碳纳米管静电纺丝膜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膜为聚丙烯腈静电纺丝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膜的孔径大小为100nm-10μ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纺丝膜的孔径大小为300nm-1μm。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过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过滤膜的孔径大小为10-50nm。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离过滤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利用聚电解质溶液涂布或浸渍基材,得到含有聚电解质材料的基材;
(2)利用纳米纤维素纤丝分散液涂布或浸渍步骤(1)得到的含有聚电解质材料的基材,干燥得到所述分离过滤膜。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电解质溶液为通过聚电解质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的溶液或通过溶液聚合的方式制备得到的聚电解质溶液。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0.002%-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0.01%-2%。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聚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为0.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洁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66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